当前位置:

艺人被疑假拉小提琴,回归真实为何那么难?

来源:红网 作者:孔德淇 编辑:张瑜 2019-03-07 23:12:09
时刻新闻
—分享—

近些年,国内综艺节目屡屡被曝存在假唱、假演出的现象。最开始打假风波还能扬起舆论风沙、承包多个热搜,让吃瓜网友难忘一个月,如今他们早已产生“抗体”,失去批评冲动,让这种“奇观”自动降维成只有一晚上生命的“难忘今宵”。

日前,暌违已久的一幕在隔洋相望的澳大利亚上演。华裔小提琴家Brett和Eddy发布视频称,一节目中鞠婧祎、至上励合马雪阳疑似“假拉”小提琴,并以真实拉奏示范详细拆穿了节目“破绽”。

如果说观众的隔屏吐槽只是“打脸”明星,那么上述两位的“科学”验伪可以称作是对着其脑袋一顿拍打。据新京报报道,“假拉”的发现源于“觉得奇怪”。他们看到表演者手中的小提琴有很多松香,其次是有4个限制发音的调音器,这些都不似专业人士的做法。不过最致命也是最能鉴别真伪的,是表演者手势与所听到的声音不符。

有人认为电视节目有制作上的考量,假演出是为了节目效果臻于完美。那么就要问了,节目表演的标准到底是什么?真假的边界又该在哪里?

随着假唱、假演出的层出不穷,华裔小提琴家在看到节目异样时流露出的直率、纯真,已渐从国内观众的脸上“消失”,但任何不失理智的人都应知晓,恰恰是觉得怪才是正常,不觉得怪则已不正常。观众的问题在于目睹了假象,并确认无误不是真的,却无感于揭露和批判。不可否认,“见怪不怪”一定程度上可调节观众自身在观看到假演出时产生的认知失调,让自己心里“好受”一些,或是认为不发声即可避免口舌之争,但长此以往,不排除会发展成任由造假满天飞、只唯效果不唯真实的自我蒙蔽,作出“明明满屏的真颜值,你却只看到了假唱和假拉”般的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观众的无限“容忍”只会为节目造假提供滋长土壤,让人为假象得以持续霸屏,间接使有不端行为的表演者和幕后人员名利皆占。

近期,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建言严打流量明星和学术造假。对待假唱、假演出,我们也应拿出同等的勇气和决心予以杜绝,进行革故。

欲保证节目效果可以理解,但若采取的手段只是让假唱当道、弄假成性、现场只是走过场成为日常,观众难免不从沉浸的氛围中抽离,进而愤然离场。所谓受众触达恐怕只能事与愿违,化作泡影。换句话说,如果表演沦为一堆形式外壳,表达的内容何以承载,又谈何击中观众的心灵?

从面对观众的一刻起,不管是现场表演,抑或是节目录制,都应当成为检阅艺人努力和才能的总结大会。正如Brett和 Eddy的回应,他们发布视频不是为了表达生气,但认为做音乐家就应努力练习,诚实地表演给观众听。

实力不足可以勤奋弥补,身体不适、但态度诚挚亦可换来观众体恤。实际上,表演真实本身即已精神可敬,也是对观众负责。须知流量浮沉、表面完美只是一时掠影,但真与善却能感人心、永留存。

文/孔德淇

来源:红网

作者:孔德淇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3/07/520093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