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流浪的蒙娜丽莎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元 编辑:田德政 2019-07-17 17:05:16
时刻新闻
—分享—

那天,我从街头匆匆走过,看到几个提着购物袋的行人停在街边,围成一个稀疏的小圈观看着什么。我往圈里瞥了一眼,看到最里面一个中年男子正用粉笔在地上写着画。我正准备继续赶路,却又觉得里面的人好像不是常见的行乞或骗钱的流浪汉,不然,人们是不会围过去,聚精会神地看那么久。我走过去,立在了圈外。

这个中年男子并似想象中流浪汉那样邋遢,头发不太长,散落于眉眼间,眉目不浓,稀疏地舒展在脸上。这样的中年人,我更愿意称他们为流浪的艺术家,就像地铁处、站口的歌手、吉他手。艺术是平等的,他们是自己和他人的艺术家。

他旁若无人地画着,粉笔在地上摩挲着,轻擦出画中人脸的轮廓。一条条线条清晰地铺在地上,地面是倾斜的,斜向围观的路人,路人的目光不自觉地随着他的手来回摩挲,摩挲声不大,却没有被街头的嘈杂淹没,相反,此处成了一座安静的岛屿,仿佛与周遭隔绝着。又有几个路人停于此处,把自己浸泡在这座岛屿的无限安宁之中。

地上的画还只描了大致的轮廓,就有人蹲下身放了几个硬币,硬币放在画一侧的盘子里,盘子里硬币碰撞的响声没有将他惊扰,他看也不看一眼,继续作画。慢慢的,画中人物的脸丰盈了起来,有血肉般,眼睛炯炯有神,这时,画中的那双眼睛像是在看着我,满含笑意,又有几许莫名的哀怨。这双眼,太熟悉了。我转到另一侧,那双眼仍像是在看着我!某个熟悉的画面浮现在眼前。这双眼睛分明就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眼睛,那么这幅画不就是那副不朽的名画《蒙娜丽莎》?我按捺住陡然腾起的惊讶,继续望着他的手,一点点,一点点画出一个鲜活的生命。

那只紧握粉笔的手没有停下,手被粉笔染成了白色,粉笔是云朵般的白,纷纷挤在他脚边的纸盒里。一根用完了,他又取出另一根,继续描摹这副名画。中世纪的妇女在他笔下绽放出久违的笑容,和达·芬奇笔下的笑容同样诡异,里面藏着喜悦、厌倦、恐惧……说不出的神秘包裹着她,笑容在人们眼里若隐若现。白色粉笔给她盖上了一层薄纱,身后没有蜿蜒朦胧的小路树林做背景,只有铺在地面上的方块砖,砖间还有一条条缝隙,粉笔从条条缝隙间划过,就有了无数不太连贯的线条,宛如被一次次剪断的丝线,却更能摄住路人的目光,因为她在剪断的丝线间更加神秘了。

我忍不住一遍遍地望着他笔下的蒙娜丽莎,画中的她渐渐清晰了,近了,她离得越来越近了,好像他再添上一笔,画中那中世纪的妇女就能活过来,从地面上慢慢站起,轻轻地走出来。

也曾无数次在书中见过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她的笑容在画中一如既往地神秘着,书中的画微微泛黄,毕竟是年代久远了,文艺复兴时的一切离我们太近又太远,她面纱里的笑容尽管被揭秘,被精确地分出比例,却始终难以触摸。无论人们离这幅画多近,这种感觉都无法消却。

而眼前的蒙娜丽莎却离我那么近,她的微笑,她的嘴角带有某种神秘的亲切感,似乎她从遥远的中世纪走到了现在。几个世纪前的灰暗色调被一个流浪的画师调和成梦幻般的白色,好像重新换了件衣服,把那件褪色成灰黄的薄纱衣留在了方砖上,方砖显得更加灰暗了,成了这幅名画天然的背景。

待他画完后,这幅画愈加鲜明了,远远地就能望见,围观的人也更多了。白色的面容,白色的嘴角,白色的微笑,轮廓面容大致与达·芬奇的画作无异,有的地方甚至可以算作精致,能经得住投来的一缕缕挑剔的目光,能够被细细观赏,久久回味。我们回味的不仅仅是画里神秘的微笑,还有其中的圣洁、清新,这才是它的独一无二之处。他用一支支白色粉笔为她披上了一件圣洁的外衣。这层外衣是朴素单纯的,没有名画的高贵,也就没有艺术的距离。

这样一幅画宛如一朵水莲花开在了街头,人群围绕着它,它向所有人舒展着它一尘不染的美,它穿越时光和喧嚣的笑容也在一圈圈默然的行人里缓缓荡开,然后把独一无二的美沉淀下来,沉淀在青灰色的方砖里,还有围观路人的心里。时不时,就会从人群里传出一阵赞叹声,赞叹着她圣洁的美。于是,在物质物欲泛滥和人性冷漠的街头,被画下的蒙娜丽莎成为一片唯一纯白的净土。

很遗憾,也很后悔当时没有为之多停留一会儿,就匆匆离去,而当我再次来到那个路口,寻找那天的蒙娜丽莎时,却发现画已被无数脚步擦去,那个中年男子已不知去向,我茫然的在街上走着,不知道要去哪里,围着我的是人们来来去去的脚步,是没有丝毫意义的声音。

后来,辗转到了另一个城市,听朋友说在这个城市的街头见过一个画家,常画蒙娜丽莎,笔法高超,画得极其传神。我听了,立马就明白过来,两个不同城市的流浪画师很有可能是同一个人。我把那天的街头所见和猜想告诉了朋友,朋友毫不犹豫的肯定了我的猜想,是穿着比较讲究,不太邋遢的中年男子,他说。

如果真是那样,他是不是从一个城市流浪到另一个城市?或许吧。流浪的艺术家永远没有家,只有一盒粉笔和他笔下的画陪伴着他,在浮躁的人世间,蒙娜丽莎成了他最好的伴侣,她带给他微笑,带给他生活的神秘。流浪着,不知道下一站是哪里。或许他一直行走在蒙娜丽莎的神秘中,今天在这座城市,明天就已离去,奔赴另一片土地。他跟着自己的脚步行走,他脚步跟着他的蒙娜丽莎,累了,躺在街角墙边歇息;卷了,收起粉笔行囊,继续流浪。

一路流浪,贫穷、饥饿在所难免,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混迹于乞丐和其他流浪艺人中,和他们同在一个屋檐下避雨,吞咽食物,辗转入睡。他的蒙娜丽莎也伴随着他一同流浪,一同微笑在贫困交加中,一同淹没在社会的最底层,没有归宿。但她一定还是那样的纯白,还是那样的神秘,她还会在满是灰尘的地上微笑着,朝着每一个路过的行人微笑。有的人知道,那是蒙娜丽莎的微笑;有的人不知道,只是觉得画中的笑容向自己飘来,画中的眼睛让自己停驻。也会有流浪汉和无家可归的穷人,会在阒无一人的夜里停在画旁,细细观赏,观赏的人什么都不懂,只知道那幅画是如此的美。而画中的她仰面在地上,以如此低的姿态、如此诡秘的微笑拥抱所有的人和目光。

之后的日子里,我再也没见到那个流浪的画师,但我时常会想起他画在地上的那幅画,那幅绝妙的蒙娜丽莎。它无时无刻不在回忆中触动着我,在城市的喧嚣里,让我渐渐静下来,慢下来。

文/张元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元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7/17/572278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