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广东省博物馆的观众留言本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在留言本上发出了灵魂质疑。博物馆工作人员“管得好多啊”“不让孩子解放天性吗?”“跑怎么了跳怎么了?碰恐龙又怎么了……”对此,广东省博物馆晒出截图并回应:在博物馆内遵循相关的礼仪规范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提醒大家:博物馆礼仪,从娃娃抓起。(8月5日 环球网)
我们的生活中,不乏这样或那样的熊孩子,打破邻居家的玻璃、划破小区停放的车辆、图书馆里大声大闹、电影院里边看剧情边说话等等。每当遇到这样的熊孩子,我们总是会听到他们的家长出来解释说他们还小,打闹是天性。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原来每个熊孩子背后真的都有一个熊家长。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首先要尽到父母的职责。孩子们变好或变坏都和他们年少时受到的教育息息相关,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先入为主”。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就把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传递给孩子。孩子做出的正确的行为,要给予肯定。当然,面对孩子做出很明显的错误的行为时,我们的家长要直接予以否定,告诉他们这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而不是用“他还小”来搪塞。
其实,孩子的成长教育并不全是在学校里进行的,老师也绝不是唯一的教育主体,我们要谨记:社会上处处是学校,生活中处处有老师。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定要担当起启蒙的重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予孩子正确的示范,让孩子在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中耳濡目染感悟行为的美与丑、正与误。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个家长都应该管好自己的言行,做孩子最好的老师,而不是一味地溺爱。
文/董艳敏
来源:红网
作者:董艳敏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