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我们谈论“隔代寄养”时,在谈些什么?

来源:红网 作者:​维扬书生 编辑:田德政 2019-08-30 22:35:54
时刻新闻
—分享—

由于父母都要忙于工作,没时间照看孩子,暑假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成了不少家庭的首选,这种方式被专家们称为“隔代寄养”。 要开学了,不少父母忙着赶回老家,把孩子接回南京,或从南京的父母家接回孩子。“说实话,婆婆带孩子一个暑假,我觉得孩子身上现在一身毛病,后面开学又要花一段时间来调整。”家住南京豆菜桥的市民冯女士说。不过,婆婆也非常委屈:“带孩子不就是要他玩吗?我们辛苦一暑假,他们反而说我们把孩子宠坏了”……(8月30日《扬子晚报》)

暑假两个月老人帮着子女带孩子,到最后还被子女抱怨。老人们吃力不讨好,甚至吐槽说多了都是泪。“隔代寄养”之所以饱受诟病,主要还是因为老人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养成了许多坏习惯。

做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老人,将儿子媳妇或女儿女婿的托付当成暑假最大的“政治任务”,他们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抱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天24小时围着孩子转,对于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想方设法加以满足,即便再不听话,也舍不得动一根手指头。孩子们暑假里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里找到了小皇帝的感觉。

当我们谈论“隔代寄养”时,其实是谈的隔代教育的种种弊端。孩子们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度过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暑假,回到父母身边意味着无忧无虑的快乐暑假结束了。孩子把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里养成的坏习惯带了回来,让做父母的感到很是头疼。家住南京河西的王女士给女儿“视了个频”,准备将她从安徽老家接回南京,谁知女儿竟一脸漠然地瞥了她一眼,就直喊外婆,然后把视频挂掉了;家住豆菜桥的冯女士刚把4岁多的儿子从徐州接回来,便发现儿子十分“叛逆”;王女士和丈夫平时基本在国外照看生意,所以孩子从小就跟外婆一起生活,“每次把孩子从外婆家接回来,都要狠狠揍一顿才能老实。”

报道中提到,在南京,隔代寄养并非只是忙碌的“80后”“90后”上班族所采取的教养方式。近年来,大量离婚家庭和父母在国外,导致的“留守儿童”的出现,使单亲孩子和“留守儿童”也成为隔代寄养方式下问题多发的“高危人群”。

笔者以为,“隔代寄养”带来的教育问题,也不能全由老人背锅。老人替子女带孩子是情分,不带是本分,因为老人溺爱而让孩子养成坏习惯,也不全是老人的错。做儿女的应该清楚:孩子的父母是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人,祖辈是家庭教育的辅助责任人,工作再忙,都不是推卸主体责任的理由。

要消除隔代教育的种种弊端,做父母的在将孩子交给老人照顾前,要先给孩子立规矩,脱离父母视线也不能无法无天,还要给老人提要求,不能一味纵容迁就孩子。此外,孩子寄养期间,做父母的也不能做甩手掌柜,要腾出时间经常与老人和孩子当面或电话交流,让孩子经常受到父母的严格管教而学会自我约束,这才是父母正确的打开方式。

文/维扬书生

来源:红网

作者:​维扬书生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8/30/590718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