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小学生“减负”不是目的,“提质”才是关键

来源:红网 作者:张金磊 编辑:田德政 2019-10-31 22:09:44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0月28日,浙江省教育厅会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网信办等14个部门联合起草了《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浙江版“减负方案”共计33条,涵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考试改革、社会引导等方方面面。不过,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还是第四条:小学生晚9点、初中生晚10点可经家长确认拒绝完成剩余作业。(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

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口号可谓是喊了很多年了,终于步入了真刀真枪的实施环节。这原本是一件喜大普奔的好事,然而,一些家长却忍不住拍案而起了。在家长们的评论中,不乏“不做作业就是浪费时间”“减负会让孩子落后”“减负等于制造学渣”这种偏激的观点和认识,这也反映出了家长们对孩子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反映出了家长对于减负工作不信任甚至排斥的现实,正因为这样,学校单方面对学生的“减负”不一定真正使孩子们轻松,反而带来的是家庭的“增负”。

“减负”只是教育改革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并不是目的,如何在“减负”的前提下保持和提高教育的质量才是我们真正想要达到的目标,才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同时,转变家长和学生传统的教育观念也需要的是靠事实说话,只有真正做到“减负提质”才能让家长理解和接受“减负”,才能真正让学生快乐学习、轻松学习,使学生能更加全面、个性的发展。所以,如何做到在“减负”的同时“提质”,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

“减负”直接带来的是家庭作业在量上的明显减少,但并不意味着家庭作业对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作用和价值的减小,也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有完不成作业的“正当理由”。学生写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加强学生对知识和教材的理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家庭作业无论如何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减负”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更需要重视家庭作业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作业的布置要求“精”,作业内容要更加科学有效,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避免布置内容重复的作业,拒绝“题海战术”,要使作业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启发思维的因素,要使作业能够联系实际,使学生通过少量的作业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使作业发挥出的作用不局限于它的量。

“减负提质”关键在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减负”使得课堂教学的作用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教师队伍更加专业、课堂更加高效、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学校应当将过去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真正转变为主动参与式的“学”,通过分层教学、情景体验实践教学、定制作业、家长参与自习管理、减少教师讲授等方式让学生劲松愉快的获取知识。作为教师,要坚持课堂本位,要有“课比天大”的观念,重视上课准备,重视课堂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学校也要满足学生需要,将课程建设落实到实处,包括体育、艺术、科学等必修课和选修课,保证学生全面自主发展。

所谓“减负”就是要给孩子们的学习减去不必要的负担,而“提质”就是要提高教学的质量,这是“减负”所必须要达到的效果,也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来说,抓紧课堂,把作业留精,是“减负提质”的关键。不过,“减负提质”任重而道远,单单只靠学校方面的改变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的是家长、学生等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文/张金磊(郑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张金磊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10/31/617707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