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武汉七校暂停联合办学招生:倒也不必拍掌叫好

来源:红网 作者:邢荣耀 编辑:田德政 2019-12-04 22:12:04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一张录取通知书,可上七所名校”,这种模式将暂时告别。连日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七所武汉部属高校先后发布通告,“七校联合办学”暂停招生,联盟内2018级学生不能再跨校辅修双学位。(12月4日 澎湃新闻)

新闻发出后,一些网友评论都是拍手叫好。在他们看来,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模式是给了一些学生出去“招摇撞骗”的机会,不少学生只是在利用这种方式“镀金”,但在笔者看来,这却是一种极端的认知。对此,我们应辩证地看待。

武汉七校联盟,是指在武汉七所高校间实施的一种联合办学模式,根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相互促进的原则,七校从1999年开始联合办学,学生可以跨校跨学科辅修第二学位。这一持续了近20年的“七校联合辅修”模式,曾是中国内地持续时间最长、实质性参与高校最多、合作范围最广、受益学生最多的一种联合办学模式。

首先,有人质疑七校联合办学模式不利于社会公平,这让一些其他高校的同学有机会进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就读。但是,查询名单我们发现,这七所学校都是“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学校本身实力相差并不大。而且最终获得的辅修证书或者学位证书也与高校的本科生有一定的差别,辅修该校的双学位并不代表就是该校毕业的学生,只能证明一种学习经历。

其次,跨校辅修双学位有着严格的门槛限制。七所高校都有报名的成绩和排名要求,对报名学生进行了初步的筛选,并且每个学校专业都有报名人数的限制。学生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辅修机会,同时需要修满一定的学分并通过考试,这样才能获得辅修证书或是学位证书,这并非如网友们以为的可以随随便便“镀金”。

最后,跨校辅修其他专业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共享,也满足了当下培养复合式人才的需要。据悉,高校联合办学并非武汉独有,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高校虽然都有跨校辅修的措施。通过修读其他高校的优势学科,可以满足学生自身获取知识的要求,给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知识储备和更广阔的机会,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需要。同时这也有力促进了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武汉七校暂停联合办学招生也有一定的理由。虽然七校联合办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但也确实存在有些学生为了多刷一个学位证书而报名的现象。同时,优势学科会吸引外校学生扎堆报名的现象,这给各校教学管理带来了负担,而一些相对弱势的学科招生遇冷,达不到开班标准,这难以达到培养复合人才的目的。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规范和解决。

今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士学位授予与授予管理办法》中,取消了高校第二学位招生,同时要求加强对双学士学位、辅修学士学位、联合学士学位的质量监管。七校暂停联合办学招生,可以对招生标准、管理标准、学位授予标准进行调整,也可以探索更加科学、规范的联合培养模式。而对于该通告,我们也不妨理性看待。

文/邢荣耀(郑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邢荣耀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12/04/627690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