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带货王子”李佳琦在采访中透露,他现在让宠物犬Never它们去学校上学、参加治愈犬活动,是因为想让它们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他表示:“希望它们可以帮助到老年人、小朋友、自闭的人,用狗狗的微笑让他们把精神放松下来。”
李佳琦所说的治愈犬,又称精神抚慰犬或陪护犬,是指经过特殊训练,通过肢体接触来安抚人们的情绪,对主人起到了陪伴和精神抚慰作用的动物,属于工作犬的一种。同时,它们也可为抑郁症、躁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减轻病情。治愈犬在海外尤其是欧美国家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工作犬类型。然而,国内在这一方面的实践却较为缺乏。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的自闭症人群数量已经达到1400万人左右,其中0到14岁患儿超过200万人。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陪护人手也面临严重不足。此外,一些养老院和精神病院的陪护人员,甚至因工作不耐烦等原因,造成老人或患者心灵上的伤害。如何缓解对老年人、自闭症患者等群体的陪伴不足、陪护不够耐心的问题,帮助他们减轻精神上的孤独和焦虑,在当下显得尤为棘手。
通过引入治愈犬这一工作犬类型,学习借鉴国外专业培训方法,设立专门培训机构将其推广开来,或是一条可以积极探索的道路。治愈犬相比于人工陪护,具有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它们善于陪伴、不抱怨、心理简单、容易依赖的优点,可以让人感到慰藉和治愈,从而帮助人们克服偏执的情绪。人们在抚摸拥抱狗狗的同时,可以感到放松,促进血压的下降。其实,早在在临床心理学里,就已经出现了心理陪护犬、陪护猫。宠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抑郁,及焦虑的程度、减缓心脏病的发病几率,甚至能有效地治疗自闭症儿童。由此可见,治愈犬在陪护行业大有可为。
当然,治愈犬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国内不少人对治愈犬仍存戒心,认为它们毕竟是动物,不够靠谱,会伤害到老人和儿童。所以,这就需要国内加强对治愈犬这一概念的宣传和普及,帮助人们逐步解除偏见并接受它们。此外,引入国外专业的培训方法和设施,也需不小的资金支撑,仅依靠个体恐怕难以实现。因此,政府等有关部门也有必要对治愈犬行业进行支持。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我们应该理解并且允许治愈犬等特殊犬类出现在公共场合,这是对一些特殊群体的呵护和关爱之举。我国陪护行业当前仍面临着诸多问题,陪护行业应当不断推陈出新,治愈犬这一陪护新形式在将来必定大有可为。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雨舒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