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I修复百年前北京影像:技术运用就当“以人为本”

来源:红网 作者:王奕菲 编辑:张瑜 2020-05-13 21:48:24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一段经过人工智能修复的100年前的北京街景影像片段在网络走红。据视频修复者介绍,原始视频是100年前外国人拍摄的北京街景,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手段给视频补帧、提升清晰度、上色,最终完成了对原视频的“现代化”。视频发出后,在网络上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传播,不少网友感叹“好像穿越了”。(5月12日《北京青年报》)

人工智能技术与历史影像的碰撞,为我们了解历史和社会演变提供了新的角度和体验,这是现代技术服务人类生活的生动例子。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交通工具的无人驾驶技术让出行变得安全、高效;医疗行业的智能影像设备让疾病筛查变得简单、快捷;现代人工智能修复技术让历史有了新的色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开始飞向“千家万户”。手机中的语音助手、人脸识别的消费方式、智能遥控的生活家居,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丰富、便利、高效的生活体验。

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伦理问题也成为近几年讨论的热点。从2016年谷歌人工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大比分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开始,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越人”的讨论就再也没有停止。各行业对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也让很多人感到自己的“饭碗”岌岌可危。AI换脸视频、换脸软件的出现,更是引发了人们对技术边界和隐私保护问题的思考。

人们对科技的担忧可以理解,但需要知道和明确的是,科技的创造者和服务者最终是人类自己。换句话说,技术的应用取决于人类的态度。因此,“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过人”“技术边界与侵权行为”这类问题的答案,需要由我们自己来书写。

对科学技术的运用,应当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影像修复者从了解历史的角度出发,用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将百年前的视频“翻新”,为大众呈现了一场遇见古人的时空之旅。在视频微博的转发里,不仅有网友对强大修复技术和场景代入感的惊叹,更有对历史、时代的反思和总结。技术不止是应用工具,更是人类思想进步的助推器,而“以人为本”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指南针。

我们要重视起人类在科技创造与应用过程中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时,它对应用技术的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为人服务为目的,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合理地运用技术,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类与科技的互促互进。

来源:红网

作者:王奕菲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5/13/723355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