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普论文“1万+”,能证明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吗?

来源:红网 作者:都大伟 编辑:张瑜 2020-09-25 23:28:24
时刻新闻
—分享—

2020年9月,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发布了该院的《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引人注目的是,该办法将博士生“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科普论文并公开发表于相关媒体平台,阅读量超1万”作为博士生可申请参评国家奖学金的条件之一。(9月24日《新京报》)

在SCI、SSCI或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这一个是让无数博士生和高校青年教师(即俗称的“青椒”)孜孜以求、魂牵梦绕而又颇感难于上青天的学术KPI。有趣的是,CSSCI这一数据库就是由南京大学创建的;今天,南京大学又开启了革新原有学术考核机制的风气之先,颇有种“解铃还须系铃人”的味道。但欣喜与期待之余,我们不得不对这一新规定的逻辑提出严肃质疑。

这一规定的逻辑是什么?细读该《办法》可以发现,这一条款的原文是这样说的:“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博士生要求至少满足如下条件之一,可申请参评国家奖学金……(6)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科普论文并公开发表于相关媒体平台,阅读量超1万。”换言之,国家奖学金参选人需要具备“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的特点。而能证明该学院博士生的科研能力与发展潜力的,有六项条件。前五个条件包括论文、专利、竞赛和学术专著等,而以第一作者在媒体发一篇“阅读量1万+”的科普论文,现在也被官方书面认定为博士生科研能力的有效证明。

可以理解南京大学尝试学术评价指标改革的勇气,但问题在于,科普文章“1万+”,与博士生的科研能力之间有强相关关系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藏在学术研究和科普论文两者的差异里。

学术研究是什么呢?研者,细也;究者,探问也。研究,就是对某一自然或社会现象提出问题,并进行仔细的考察。这种考察主要可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三类。从研究价值和实操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博士生都会选择做有关因果关系的解释性研究——或采取归纳的设计,总结现象规律以完善前人的理论;或采取演绎的设计,运用某一现有理论来系统性解释某一边界范围内的自然或社会现象。对博士生而言,无论是演绎设计还是归纳设计,他们都需要遵循极其严格的学术撰写步骤——提出研究问题,进行文献回顾,并基于此要么提出理论和假设, 要么在总结现象后再提出新的概念和理论。另外,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为了保证研究问题、文献回顾和理论三者间的互配,也常常需要上下文反复修改。基于这一复杂的过程,学术研究其实是一个高度规范化的“闭环”生产——高度规范的研究问题,高度规范的概念和理论,和高度规范的研究方法。

科普论文就不一样了。尽管也美其名曰“论文”,但无论是语言规范、写作风格还是思维逻辑,它和标准的学术论文都大相径庭。如果说学术论文的面向读者是同行评审人,那么科普论文的面向读者则是各行各业的普罗大众——正因如此,科普论文的阅读量越高,被转发次数越多,证明这篇科普论文越成功。所以一篇好的科普论文,反而要追求语言的通俗化、内容的趣味化和逻辑的简单化。如果一篇学术论文里有很多学术化的概念,那人们会说这篇学术论文的作者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如果一篇科普论文也充斥着佶屈聱牙的词汇,那人们只会说这篇科普论文的作者文笔差,抓不住读者心理,只懂掉书袋。

把学术研究和科普论文的特征弄清楚了,上述问题的答案也就一目了然:既然学术研究和科普论文对作者的思维逻辑、行文规范、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那么一个博士生能不能写出好的科普文章,其实跟他的科研能力没有太大关系。

当然,一个博士生如果能写出好的科普文章,这也是加分项。把科研和科普完美兼顾的物理学家李淼,在2019年接受《文汇报》采访时,也提出”科普需要科学大家担当‘明星’”。但对大部分博士生而言,把学术科研这一本职工作做好,这才是最首要、最打紧的事。科普文章“1万+”,可能无法为博士生的科研能力提供强证明;但扎实的学术论文成果,绝对可以证明。

来源:红网

作者:都大伟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9/25/839191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