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外来干部要练好“方言土语”

来源:红网 作者:沈道远 编辑:张瑜 2020-10-14 21:06:50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一名外来年轻干部向笔者讲述了一则趣事。一日,他下乡扶贫正好遇到贫困户在吃饭,贫困户很热情地用方言说:“来来来,一起整点‘单碗儿’”。当时,他不懂当地方言,不知道贫困户在说什么,就被强拉上了桌子。这时同行的扶贫干部指着一瓶老白干向他解释说:“ 贫困户喊你陪他喝酒”。于是,他才用刚学的蹩脚方言婉拒了贫困户的好意。

这事儿虽然不大,但是,却反映了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一些外来干部在与当地群众打交道的时候,不会讲也听不懂当地的“方言土语”,严重影响了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工作沟通的成本,同时,还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给群众留下不好的印象,让工作服务打折扣。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外来干部必须练好“方言土语”基本功。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工具,如果外来干部和群众不在一个话语系统,彼此听不懂对方的语言,就难免会出现“鸡同鸭讲”的现象。虽然,现在很多外来干部,尤其是年轻的外来干部,他们都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但是,当地群众在日常交流中都习惯讲“方言土语”,甚至于一些年纪较大的群众,只会讲“方言土语”。

如果外来干部用普通话与他们沟通交流,无论是搞政策宣讲,还是做调查研究,将会面临诸多交流障碍。因为很多书面语言,专业语言,只有经过“方言土语”的翻译之后,老百姓才听得懂。外来干部倘若过不了“方言土语”这一关,何谈提高与基层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呢?干部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本着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原则,外来干部需要主动学习“方言土语”,主动融入群众语言系统,以更好地履职尽责。

实事求是地讲,一名外来干部要学好“方言土语”,并能在日常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也非一朝一夕之功。特别是,当外来干部在学习“广东话”“客家话”等“方言土语”时,其难度不亚于重新学习一门“外语”。虽然有难度,但是,对于外来干部来说,这是必须练好的一项“基本功”。

当然,学习“方言土语”也是有捷径的,其中之一就是“以民为师”,多到群众中去,多与群众真诚交流,学习他们的发音,积累他们的词汇,理解“方言土语”的准确含义。无论学习什么语言,最重要的是要敢于开口多练,多给自己营造语用场景。外来干部不要害怕自己“方言土语”说得不好,因为当一个群众看见你渴望融入他们的语言系统,以更好开展工作时,你的这份努力,大概率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尊重。而且很多时候,他们也乐于教你说“方言土语”。如此这般一来二去,其实,外来干部也能讲出“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方言土语”。

不过,在学习“方言土语”的过程中,外来干部首先要消除对“方言土语”的偏见和歧视,不能将“方言土语”视为粗鄙落后的“代名词”,进而在心里排斥和抵制学习。相反,更为科学的态度是,要看到“方言土语”在与群众交流沟通中高效经济的一面,同时,还要读懂“方言土语”蕴含的地方风俗和文化。

来源:红网

作者:沈道远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10/14/84850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