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警捍卫男孩清白,防止冤屈就要消除刻板印象

来源:红网 作者:丁旭旭 编辑:化定兴 2020-10-17 17:44:57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日前,重庆一名10岁男孩被误会划坏车后获民警证明清白。16日,当事民警邹兴华回应称,通过查看监控“小孩靠近车时手是放在衣服口袋里”,伸手摸的也不是划痕位置。民警称冤枉娃会一辈子有阴影,“我就是想还娃的清白”,让他很好成长。(10月16日《人民日报》)

虽然孩子的父亲已经赔钱,但是民警并没有为此事画上句号,经过3天的追查,真相最终水落石出,还男孩以清白。孩童玩闹刮花车辆的事件屡见不鲜,大多数情况都以家长赔礼道歉而告终。不过,相似的结果不代表真相也是相同的。越是常见的案件越应该提高警惕,让那些认为有可乘之机的人无孔可钻,从而捍卫公平正义。司空见惯不应成为冤屈滋生的温床。

男孩回家后沉默寡言、闷闷不乐,情绪异常,这些变化让父亲察觉到车上的划痕可能不是男孩所为,事情另有蹊跷。后来,果然通过监控发现,早在男孩靠近车辆的前一天时车身上已经有了刮痕。所幸父亲选择相信孩子,所幸民警没有将孩子父亲赔钱的举动作为事件的落幕,不然社会上就要多一个蒙冤的受伤心灵。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不会有两件完全相同的事件,在大同小异的事中,如果能够抓住其中的“异”,细细推敲,认真琢磨,便能找到隐藏在其中的真相。

将司空见惯与真相隔离的,是刻板印象。男孩出现在车周围,车出现了划痕,等于男孩给车留下了刮痕。这毫无逻辑的联想背后,是刻板印象对事件真相的遮蔽。人心难测海水难量。劣迹斑斑的盗贼可能做慈善,德高望重的教授可能会性侵学生。我们不能以点概面,将某一个特征扩大为整个人的品质。刻板印象诞生于相似的人或事物中,又反过来对他们产生影响,一来一往之间,事件与真相便相去甚远。

受到刻板印象影响的群体都会不约而同地感到冤屈。《三国演义》中有着“凤雏”之称的庞统受困于“相由心生”的刻板印象,屡屡碰壁;今日互联网中“地域特征”的刻板印象也常常引起风波;美国警察和黑人群体之间的矛盾起于种族歧视。刻板印象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激化了不同人群中的矛盾,更是追求公平正义道路上的拦路虎。在涉及公平正义的问题时,要不得半点刻板印象。打破刻板印象,要从事实出发,就事论事,寻找每一个事件的差异,以平等的眼光审视世界。

“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先生于《狂人日记》中的呐喊在今日听来依然振聋发聩。即使是面对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仍然要重新审视,何况是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为,更何况是在一件能够影响孩子对于社会认知的事。多一些细心谨慎,少一些刻板印象,冤屈就会逐渐被消解。

文/丁旭旭(郑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丁旭旭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10/17/849177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