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浙江温州市上线“瓯越师德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本人能在线了解师德师风情况,并可为每位教师出具师德健康报告。“师德码”将同时包含正面表彰记录和负面记录等师德考核情况,并用绿色、黄色、红色对教师师德给予认定。(11月20日 澎湃新闻)
此“码”一出,却立即招致网友质疑:这项制度为何只瞄准教师群体?“师德码”会不会演变成空洞的形式主义?该项举措真的适合全国推广吗?诸如此类,都是“师德码”有待商榷的问题。显然,“师德码”和疫情期间“健康码”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实时动态反映教师的奖惩情况,看似是大数据技术在德育工作中的“创新性”应用,但细细看之,“师德”问题不可简单粗暴地一“码”了事。
从道德层面看,师德本质上是一种职业伦理道德,它从道义上规定着教师的思想态度和言行举止。既然师德是一种内化于心的行为准则,仅靠师德码按照是否有不良记录,将教师师德情况划分为三个级别,又怎能全面反映个体的素养、思想、情感、作风等方方面面呢?师德码说到底只是一种量化指标的模式,但冰冷的数字和“码”终究无法衡量一个人情感的温度和道德的高度,也无法简单判断一位老师的好与坏。
从制度层面看,师德码的评价标准和规则本身存在两大难题:一是由谁来评定的问题。如果让学生、家长参与,他们对教师教育方式的接受程度和喜爱程度将直接决定教师是否“有德”,那么温和式教学的教师将更得学生青睐,而那些严苛负责的老师可能失去“优势”,这样的结果显然是缺乏合理性的。
二是如何界定师德是否真正合格的问题。师德不是考试,没有合格线一说。如果一位教学质量并不过关的老师,仅仅因为一次评优或获得某项竞赛、奖励等就能比过其他同事,而一位平时教学成果出众、品德良好的教师由于得到一次差评就可能背负上“无德”的“罪名”,如此结果是否有失公允呢?
此外,由于师德码的结果认定将应用于教师职称评聘、表彰奖励、推优评先等方面,这种功利性导向可能造成一系列负面效应。如教师为了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劝诱、强迫学生和家长给自己好评,同时,学生、家长迫于被追责的压力,可能导致学生在真正受到体罚、霸凌等不公正待遇时不能真正发声。长此以往,师德码只会成为流于形式的制度,加重学校和师生群体的负担。
如今,社会上层出不求的“学术压榨”“教师体罚”等事件让我们迫切呼唤良好师德师风的回归,但这并不代表师德问题可以简单通过师德码来解决。政策制定者应该慎重考虑师德码这一举措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决策,力求建立更加切实有效的长效保障机制,以改善教师行业风气风尚。
文/潘颖(重庆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潘颖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