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社区“小马拉大车”现象亟须改变

来源:红网 作者:王红峰 编辑:张瑜 2020-12-25 20:03:07
时刻新闻
—分享—

记者在多地调研发现,一些职能部门以“工作进社区”之名,把一些本该自己负责的事务性工作强行摊派给社区,几乎上面有多少部门,社区就有多少工作,原本工作繁忙的社区干部更不堪重负。社区干部呼吁,不要把“社区当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12月24日 云南网)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把社区当“箩筐”,“准入制”哪里去了?

近年来,各地为切实改变社区(村)的行政化倾向,让社区(村)干部可以从纷繁复杂的琐事中脱离出来,腾出更多时间搞好群众服务,建立了政府职能部门工作进社区(村)的准入申报制度。在社区(村)组织开展的各类创建评比项目和各项事务都要进行登记。登记后,再对社区(村)创建评比项目和各项事务进行清理和规范,并公布社区(村)创建评比项目和各项事务准入目录。对未纳入准入目录的创建评比项目和事务,社区(村)可予以拒绝。建立“进社区(村)” 事务准入制度,从源头上解决了村(社区)机构牌子多、行政事务多、创建达标多等“三多”现象,切实减轻了村(社区)工作负担,转变了基层工作作风。

但是,不可否认,一些地方“进社区(村)” 事务准入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又出现了“牌子满墙”的现象,如江西某社区只有5个工作人员,却挂了29块牌子。有的人认为,牌子挂在了墙上,工作就落实了一半。有的部门只负责挂牌,却没有为百姓提供相应服务,而基层单位又不具备“名副其实”的能力 。这种“有牌子无服务” 现象,只会让老百姓多几分意见,只会让“公仆”损害应有的形象。

最近,中部某县的社区干部还多了一项新工作:卖保险。一名社区干部说,这段时间忙人口普查工作就够累了,又要卖保险,实在忙不过来。半月谈记者发现,近年来,上级各部门派给社区的工作五花八门,不仅部分工作与社区的本职工作无关,更有些工作是社区人员难以胜任的。社区“小马拉大车”现象亟须改变。

要改变村居社区“牌子满墙”现象,切实为繁重的社区工作“减负松绑”,当需明确政府、乡镇(街道)、社区(村)的关系,科学界定各自的职责范围,严格实行“进社区(村)”事务准入制,并健全长效机制。要建立纠风办、督考办、组织部、民政局、政法委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具体负责审核批准各部门在行政村(社区)设立组织机构、悬挂标识标牌、下达工作任务、开展评比考核等事项。对未按审批要求操作的准入事务,以及群众普遍反对或评议不满意的准入事务,要督促相关部门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及时予以撤销和摘牌。同时,要实行年终评议机制。每年年底由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村(居)两委班子成员、村(居)民代表组成评议小组,对涉及准入的部门在执法公正、政务公开、服务质量、经费落实、群众认可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满意度测评,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总之,实行好社区(村)工作准入制,才能让社区(村)回归自治本位、社区(村)干部回归服务本色、考核回归群众本元、部门回归管理本分,才能为基层真正减负增效,才能让层层摊派、“牌子满墙”不再成为基层治理铲除不尽的“野草”。

来源:红网

作者:王红峰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12/25/879222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