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的一张慰问困难户的照片在网上热传。照片中出现“名酒”“名茶”及精致家装引发网友质疑,社区和这家人都陷入了舆论的漩涡。当地政府调查后回应,被慰问者不是贫困户、低保对象或特困人员,但确有困难,是临时走访慰问对象。(2月5日 红星新闻)
基于照片内容,网友的质疑其实无可厚非。光鲜的住房与陈设,的确与食不果腹、家徒四壁等公众一贯认知的贫困特征相去甚远。沸沸扬扬的网络舆论并非有意针对这家人,关键在于被慰问对象是否符合慰问标准。
向贫困和低保人员提供财物补贴,让其改善生活,是我国推动发展成果共享、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之一。标准不明晰、认证不公正、程序不透明等种种弊病,都可能降低贫困帮扶和补贴慰问工作的信誉度,导致工作寸步难行或吃力不讨好。对政府工作提出质疑,恰恰是网友监督意识增强、行使监督权的表现。
困难帮扶多以赠予财物的形式进行,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因此不乏部分投机取巧之人对此趋之若鹜。卖惨装穷骗补助、依靠私交和人脉的“关系户”等“假贫困”在校园、企业、社区等处层出不穷。
从伦理的角度看,以谋利为出发点的“假贫困”现象,仅着眼于个人利益,却牺牲了分配公平,损害他人利益,不利于最大多数人的幸福的实现,未免狭隘。同时,这也暴露了部分人道德层面自我约束力弱的毛病,牺牲了道德原则。该现象的蔓延,也折射出基层补助标准模糊、程序随意、人为干预过多等问题。大家难免产生不公、愤怒等情绪,有异议是人之常情。此事件中,网友“连珠炮”式的质疑乃至嘲讽,无非是要求公平,需要政府就这户人家的受助“资格”进行确认,提供合理透明的情况说明。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最低生活保障也有所不同。真假贫困户及困难户之争屡见不鲜,一定程度上就是认证这块“硬骨头”所致。地方政府、街道、村居委等基层机关在进行认证工作时,需严格依照当地认定标准办事,杜绝违规行为。基层认证过程中,实地走访摸底、书面材料收集、筛选比对材料、公开收集意见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确保信息可信度,可适当延长认证考察周期,积极开展认证结束后的复核及走访工作。加强宣传、倡导诚信申请,同样值得重视。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不断完善认证标准和公开信息,急人所急,真诚助人。
“送温暖”要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要避免“假贫困”闹剧不时上演,需要完备的认定标准和程序托底。为有需要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帮扶,才是有温度的社会。
文/黄妍(重庆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黄妍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