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庭江
转眼之间,春节假期结束。但是,还有少许人,心还沉浸在假日里,工作起来很乏力,迷迷糊糊地难以缓过劲儿来。当下,特别是党员干部,节后要收起“放松之心、散漫之心、懒惰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再接再厉、趁热打铁、乘势而上,开启冲刺各项工作新的征程。
要收起节时的“放松之心”。不可否认,收假后,一些单位、部门确实存在纪律松弛、作风飘浮、服务怠慢等“节后综合征”现象。少数人虽然已经回到了工作岗位,心思却还在九霄之外,典型的人到心不到、静不下心来;有的琢磨着哪些地方还没去过,那些好玩的事情还没有尽兴;有的三五成群凑在一起,谈过节的感受,是不是过节这几天又长胖了几斤……为此,各单位部门开展了节后“收假”“收心”教育活动,但往往也只能收“身”却收不了“心”,更谈不上“用心”了。纵观以往和现实,不少人出现“节后综合征”。归根到底,还是节时的“放松之心”在作怪,对自身职责认识不够,缺乏主动作为,奋发有为的热情,存在享乐为先,工作在后的观念。
要收起节时的“散漫之心”。收心的快慢与好差,既体现了个人的自律意识、纪律观念和职责意识,更是反映出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的表现。特别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面对“信息化、高效率、快节奏”,容不得“等一等、缓一缓、慢一慢”,节后“收假”要迅速收起“散漫之心”,才能确保既将年前工作与年后工作有机衔接起来,将新的一年各项工作措施有效细化,推动常规工作“早走一步”、创新亮点“早谋一步”、机遇挑战“早抓一步”,为之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石。这就要求我们有足够的勇气与定力,从思想上、行动上快速回归到工作状态,以饱满的状态、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投入工作,做到收假即收身、收身即收心、收心即用心。
要收起节时的“懒惰之心”。迅速的回归工作状态,是检验干部作风的一面镜子,是纪律要求,更是职责所在。特别是党员干部,纵有百般不舍,万分无奈,必须履行岗位职责起到带头模范作用,用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打起十二分精神,收取节时的懒惰之心,认真工作,把心思立即从闲散、适意的休闲状态切换到紧张、专注的工作轨道上,把精力迅速从节日生活转移到为民服务上来。
“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常言道:“人勤耕来早”。党员干部过完了欢乐祥和的春节,就更应该攒足精气神,调整身心,克服摆脱种种“节后综合征”,从“假日模式”切换到“工作常态”,确保新的一年开好局、起好步。
来源:红网
作者:潘庭江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