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2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接受希腊媒体采访时表态,不会归还大英博物馆的帕特农神庙雕塑,因为这是英国“合法”获得的。(3月13日 环球网)
1801年,被任命为英国驻奥斯曼帝国大使的额尔金伯爵买通刚上任的帝国首席大臣,得到了接近神庙的“特许证”。于是,这个贪婪的英国人雇佣三百多名工匠将神庙近百分之六十的珍贵雕塑抢掠一空。从此,希腊劳动人民用汗水与智慧共同铸就的珍贵艺术品,摇身一变,成为了大英博物馆“最值得骄傲的展品”,它的名字也被永远打上窃盗者的烙印。
“把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宣称是自己的,这是经典的英国作风。”
几十年后,他的儿子小额尔金借口清军虐待英国战俘,断然下令火烧圆明园。在连烧三天的大火中,美玉、黄金、青铜、瓷器、宝石……数不尽的绫罗绸缎、稀世珍宝被侵略者洗劫一空,成为了英法联军的“战利品”。雨果对火烧圆明园的评价中提到,“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中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注定又会使人想起帕特农神庙。从前对帕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致荡然无存。”
英国前任首相卡梅伦曾经一不小心说了大实话,“一旦你开口答应换一件,有一天你就会突然发现大英博物馆变空了。”据统计,大英博物馆内的藏品仅有不到10%的英国历史文物,而其余的藏品均来自不同的国家,馆内收藏的中国流失文物就高达两万三千多件。如果一旦开了归还文物的口子,那么大英博物馆不日就会倒闭。正是如此,英国决定将“厚脸皮”的精神坚持到底。
2015年,大英博物馆董事会主席曾表示,大英博物馆以保护全世界的珍贵文物为使命,收藏埃尔金石雕不仅为了英国市民,也是为了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英国将他国的珍贵文物通过非法手段抢劫掠夺,非但不思悔改,还美名“保护”,疯狂掩盖曾经罪恶的行为。
希腊自1832年独立时起,就从未停歇过追讨文物的脚步,中间历经三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停,英国人始终拒绝归还。2014年,大英博物馆甚至将帕特农石雕秘密地借给俄罗斯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展出,更是激起了希腊人的愤怒情绪。“我希望能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帕特农神庙的石雕复归故土。”这不仅仅是希腊雅典国家博物馆馆长一个人的心愿,也是所有文物流失国家的人民共同的期盼。
文物回家,是归途,也是一场漫长的征途。文物,凝结着人类的智慧,展现着历史的变迁,传承着民族的精神,让文物回归故里,让历史和文明的延续得到见证,是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心愿,衷心希望每一件流落海外的民族瑰宝,回到自己的家乡。
文/王佳(郑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王佳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