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的危害是显见的,也是巨大的。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份反映一些政务APP变味走样,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的材料上作出“要摈除形式主义”的重要批示,明确指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发展中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和症结,要求切实为基层减负。摈除“指尖”之负,才能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在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推进下,各地各部门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取得了良好成效。(6月21日 《人民日报》)
近年来,电子政务因其办事效率高、密切联系政府和群众的关系而迅速走红。一些政府部门把开设电子政务平台与数字化服务转型挂钩,并开设自己的电子政务平台。政府部门推出电子政务平台,本意是为了提高为群众办事的效率,让人民群众少跑腿,多受益。但是很多政务软件却问题百出,备受诟病。
开发一款政务APP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后期的运营管理和维护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许多政府部门在不了解政务APP的运营成本下,就“拍脑袋决策”紧跟潮流地开发一款APP,来宣告自身政务服务的转型或是宣扬自己的政绩。但一款APP的运营需要专业的数字媒体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这显然已经超出了政府部门的能力范畴,许多政务APP也因此面临搁置,而演变成“僵尸APP”。政务APP的“僵尸化”,很大程度反映政府部门的办事能力不足和效绩的不佳,因此许多政府部门面临着骑虎难下的局面。这样就衍生出一种“蝴蝶效应”,不少政府部门为了政务APP能够运营下去,存在刷点击量、阅读量和下载量的行为,这样不少基层干部就被“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所束缚,被上级发布的政务APP“打卡任务”占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这远远违背了开发政务APP便民利民的初衷。
不少政务APP的推出确实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但各地政府部门“依样画葫芦”地推出过多的政务APP,也给及基层干部带来一定的负担。早在2019年浙江纪委监察督导调研组就了解到,某乡镇一些干部的手机上普遍下载了七八个工作APP和20多个微信公众号,每天完成“任务”需要花费两个多小时。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基层。给基层干部的指尖“松绑”,是基层干部提高办事效率的前提。
解放基层干部“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一场持久攻坚战。在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中提到,“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作风保证”。除此之外,还需要政府部门将政务APP的服务功能整合,减少政务APP数量,提高其质量。政府还应该开设信息技术和数字媒体运营部门,由专门的信息技术人员和媒体运营人员对政务APP进行信息维护和管理,这样才能保持政务APP的活力,提高其质量水平,也从根本上解决了政务APP产生“形式主义”的问题。
文/秦舒婷(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来源:红网
作者:秦舒婷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