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湖北招生信息网发布了《2021年湖北籍脱贫户子女定向培养法院雇员制书记员单独招生拟录取名单公示》。该公示名单显示,这100名湖北籍脱贫户子女考生拟由武汉警官职业学院录取,拟录取专业均为法律文秘。(6月27日 澎湃新闻)
这是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会同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实施的定向培养湖北籍脱贫户子女为法院雇员制书记员的政策,而这不仅仅是让这些脱贫户子女有了新的发展机会,更是很大程度上在巩固脱贫成果,根治贫困。
一直以来,我国对贫困户实行各种补贴和帮扶制度,可扶贫还得先“扶智”。要让贫困户有自我脱贫的思想和能力,才能使其真正实现脱贫。因此,我国在贫困地区大量开展技能培训工作,并且实行精准扶贫,针对地区特色和贫困户类型实行对应解决方法和政策,带领大家脱离贫困。也正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战打赢了,那如何巩固脱贫成果,让贫困户不“返贫”,这又是一大问题。
除了政府相关的基础保障措施之外,要想让这些脱贫户不轻易返贫,就必须要让其发挥自身的能力,让他们能够依靠自己进行发展。而湖北省的举措正是发挥其自主能动性的典型案例。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也是一个家庭发展的根本。湖北省定向培养脱贫户子女,就是在发展这些家庭的教育事业,让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稳定“续航”。这些脱贫户的孩子们在接受教育培训并通过考察之后,就能够拥有稳定的工作,这也就能给家庭带来稳定的收入。
而湖北省的脱贫子女定向培养工作,也不是随随便便将这些孩子安排到岗位上,让他们混口饭吃,而是实实在在的双赢。“2+1”的培养模式,以及淘汰机制,都是在激励他们认真学习,是实实在在地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也只有各方面合格的孩子才能真正进入法院工作。这既给了孩子们学习和改变命运的机会,同时也是在为法院培养和储备了大量固定人才,实现了互利双赢。
总之,在收获脱贫攻坚战役胜利果实的同时,巩固脱贫成果是我们的首要之举。也只有像湖北省这样抓住要点,发挥脱贫户自主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巩固脱贫成果。
文/秦丽雪(广西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秦丽雪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