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万老人每天上网10小时,“网瘾老人”何以令人忧?

来源:红网 作者:陈海明 编辑:王小杨 2021-07-19 20:17:38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椒计划图片.jpg

当老龄化遇上数字化,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近日,关于有超过10万老人日均在线超过10个小时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7月18澎湃新闻)

从网友们的讨论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情绪波动—一开始觉得很能理解,调侃道“老了只剩下三‘亿’——失忆回忆加不容易”,但越想越觉得悲伤,表示“互联网是社交工具,而我们却习惯了与陌生人社交,疏远了家里的老人,他们最终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讨论之下不难看出,当老龄化遇上数字化,“网瘾老人”可愁坏了儿女。

随着新技术层出不穷,智能化、数字化让社会运转更加高效,给众多老年人带来一道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老年人如何适应,谁来帮助老年人,这是摆在社会面前的一道必解的题。而随着智能终端适老化改造的深入进行,互联网的门槛在老人面前变低了。互联网不再仅仅是年轻人的世界,老年人也可以是互联网中的“夕阳移民”,从这一方面来看,当老龄化遇上数字化,碰撞出来的是“提高互联网普及率,保障了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基本需求”的积极火花。

要知道,我国60岁及以上群体的网络普及率为38.6%。其中,有超过10万老人日均在线超过10个小时,这一数据表示老年人对互联网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年轻化”转变,这对于缩小互联网技术带给老年人的“数字鸿沟”来说,其实是有好处的。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仅为6.7%,到2019年底,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约为18.1%。可以看出,有上亿老年人没能及时搭上信息化快车。就拿此次疫情来说,扫码出行,一人一码,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通行证”,许多地方因为老人不能熟练使用互联网智能技术而绞尽脑汁。去年,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集中力量推动各项传统服务兜底保障,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最迫切问题,切实满足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基本生活需要,同时,基层组织、志愿者也在社区等场所普及智能手机的使用指南,引导老年人轻松上网,解决疫情防控背景下出行难问题。

因此,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网瘾老人”这一现象,不仅代表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和智能技术适老化改造的成功,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并非“百害而无一利”。

然而,进一步来看,更多的老人在享受到互联网便利的同时,新问题也随之产生。过去为人父母,最担心自己的孩子沉迷网络,如今情况出现反转,不少年轻人开始为自己的网瘾父母担忧犯愁。依笔者之见,主要有两方面问题。

其一,尽管老年人的“数字鸿沟”呈缩小趋势,但是对于互联网的信息辨识能力却不足,媒介素养普遍偏低,如此热衷于熬夜玩游戏、做饭刷视频、网购买不停……这些互联网行为,难免会遭人欺骗,损失钱财,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家人决裂,甚至离家出走,例如“假靳东”“假董卿”等明星高仿号骗局事件。

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群体的网络普及率为38.6%,老年人仍然是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难民”,他们相较于年轻一辈,在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能方面更是迟缓,对于年轻人而言很容易辨别的骗术,他们却总是会上当,例如披着科学外衣的“养生经”、捕风捉影的各路谣言、低劣嫁接视频和头像的明星高仿号骗局等等,他们遍布于互联网上,图谋收割中老年群体的注意力,而他们却不以为然,深陷其中。

同时,这也对社会治理构成了挑战,这种挑战从去年的新冠疫情谣言中便可见一斑,有多少中老年人迷信朋友圈传播的伪科学,相信白醋、白酒、橘子皮等无厘头的事物可以防范肺炎从而疏于科学防范?有多少捕风捉影的谣言谎报疫情进展而给中老年带来恐慌?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老年人活跃互联网的背后,其实也增加了网络诈骗的可能性,加重了社会治理的负担。

其次,从情感层面来看,10万老人每天上网10小时也正反映出中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的情感缺失问题。家庭矛盾、社会思想变迁、代际沟壑、亲人疏远......这些正是中老年群体面临的现实状况,对老年人而言,玩游戏、刷视频也许是消遣时光,转移孤独;网购也许是接近时代,找寻话题,也许他们只有在互联网上才能为失落、孤独的情感找寻一丝慰籍。要知道,频繁曝光的有关中老年群体事件背后其实就是在不断释放“孤独”“缺爱”的信号,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慢慢的,这一信号,会被不断放大,使得边缘化的他们愈发边缘。

综上所述,当老龄化遇上数字化,其实碰撞出的是“担心老年人被骗和他们孤独、缺爱”的火花。

值得注意的是,对社会大多数而言,中老年群体依旧是弱势群体,无论是引导中老年合理使用网络,提高媒介素养,还是解决老年群体情感缺失问题,都是一项社会性、系统性的工程。

对于家庭成员来说,应该进行“文化反哺”,增加陪伴与关心;社区应该开展互联网知识普及教育,提高中老年群体媒介素养,增强信息辨识能力;互联网各平台应该尽到用户资质和内容审核的义务,加强监管;国家层面应该肃清干扰信息环境的违规内容生产者,明确主体,落实责任......多方合力汇聚,让中老年群体被社会“看见”,也让“10万老人每天上网10小时”的话题,不再引人担忧。

要而言之,对于10万老人上网超过10小时的话题,需要大家辨证地看待,也需要社会各主体认真反思,在互联网普及和适老化改造的同时,让中老年人感受到关爱,也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关注与理解下,安稳且幸福的度过晚年,不再因为“网瘾老人”上热搜。

文/陈海明 (西南政法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陈海明

编辑:王小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7/19/967986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