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为全红婵喝彩之后,舆论更应“降降温”

来源:红网 作者:吕乐言 编辑:张瑜 2021-08-07 16:53:55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椒计划系列评论.jpg

伴随着跳水小将全红婵以三跳满分的成绩碾压式夺冠的,是铺天盖地的喝彩和掌声,也是社会对全红婵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的讨论。作为兼具天赋和努力的奥运健儿,也作为贫寒家庭中懂事乖巧的小女孩,全红婵一时间成为“团宠”。各地乐园给从未去过游乐场的全红婵送门票,网友给她的老家寄去成箱的辣条,全红婵的老家成为网红“打卡圣地”……社会的宠爱和关注聚焦在这名年仅14岁的小将身上。奥运健儿固然值得在赢得比赛后享受大众的夸赞和注视,但当激情褪去,舆论更应“降降温”,警惕偶像化的“造神”和过度关注带来的打扰,让全红婵在平和宽容的氛围中精彩成长。

作为奥运健儿,全红婵凭借出色的专业实力受到全社会的赞美和夸奖,自然是情理之中;作为出生于贫寒家庭的女孩,全红婵为体弱的母亲挣钱治病,受到网友的共情和疼惜,当然也无可非议。然而,在一次次声势浩大的夸奖中,全红婵已经悄然成为满足网友的慕强心理和怜弱心理的符号化客体,越来越多的看客逐渐“上头”,一波“造神运动”山雨欲来。舆论把鲜花和掌声献给站在巅峰的全红婵,也无形中给她套上了锁链:全红婵只能拿满分,只许拿金牌,否则就是“跌下神坛”,即使这种“神坛”本就由舆论垒筑。

要求舆论降温,不是以高中家长的思维方式要求全红婵“戒骄戒躁”,不是不允许夸奖和赞美,而是一边反躬自省,一边希望“上头”的看客可以给自己泼盆冷水,以更加宽容的心态对待全红婵今后的每一次比赛。当然希望全红婵续写中国跳水“梦之队”的传奇,但倘若她因为身材发育、伤病等受到一定的限制,希望她等来的不是同刘翔当年一样的谩骂和当今“欠他一个道歉”的反思,而是始终如一的共情、理解和陪伴。

除此之外,应该被“降温”的,也有舆论的过度关注带来的打扰。社会各界祝贺全红婵夺金本是好事,但网友将广东湛江全红婵的老家当成“打卡圣地”,显然有失妥当。对全红婵的家人而言,前去打卡的人群将他们推入两难的境地:若是笑呵呵地热心招呼,只会带来更多的困扰;若是不理不睬,则容易被解读为“拿冠军了就飘了”。对全社会来说,打卡行为带有一定的跟风和符号崇拜色彩,只会助长“造神”之风,而对鼓励奥运健儿和弘扬奥运精神毫无裨益。

观众与运动员最好的关系,也许就是停止对他们私生活的过度关注,而专注于比赛本身,并给予他们自始至终的支持、理解和陪伴。聚焦在全红婵身上的喧嚣舆论需要“降降温”,警惕用今日的辉煌成就“框死”她的未来,警惕用偶像崇拜的眼神探视她的生活,而是要用包容、温和的言论氛围,既鼓励和嘉奖她的成就,又给予她一定的容错空间,同时保护好她与家人的私人生活,任她在赛场上和赛场外都一路精彩。

文/吕乐言(中国人民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吕乐言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8/07/975495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