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10月1日,红网启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为给广大评论写作者,尤其是参赛的大学生作者提供一些写作经验、启发,助力更多优秀作品的诞生,我们邀请了上届“评论之星”选拔赛、2020年度红辣椒评论“佳作评论”的获奖者,红网“青椒计划”的优胜作者,以及高校评论教师,畅谈“时评之道”,聊聊评论写作的心得体会。“时评之道”系列文章9月23日起陆续推出,我们也欢迎广大作者撰文反馈,分享评论写作的思考、感悟。
“在我看来,我们现在的知识储备还很少,很难做到信马由缰,因此扎扎实实做好资料收集与学习十分重要。”
★本期分享者:徐江波,重庆大学学生,红网“青椒计划”1月优胜作者。
★代表作品:《代孕,一场将人格物化到极致的交易》
红辣椒评论:简要介绍下自己,说说你的获奖感言。
徐江波:我是来自重庆大学2018级新闻学专业的徐江波,很荣幸自己的作品被选中成为月度优胜作品,这给当时刚尝试新闻评论写作的我带来了莫大的鼓励。
红辣椒评论:分享你第一次写评论时的体验,或者有关走上评论写作之路的故事。有什么经验是你认为值得与大家分享的?
徐江波:我在大二下学期,修读了新闻评论的专业课,但是迟迟不敢练笔,也没有信心能写好。与我的同学们相比,我的评论写作之路,整整晚了一个学期,在新闻评论课结束后的寒假里,我才开始第一次尝试。我的第一篇评论与家暴相关,为了更好地准备自己的观点,我阅读了其他家暴事件的相关评论,思考其立场并进行老观点的规避。因为是第一次进行新闻评论写作,而且还涉及到法律,生怕说错话,因此在下笔之前,我突击学习了婚姻法、刑法的法条,了解反家暴人身保护令制度等相关制度,检索律师在司法实践中的经验看法等。
在准备这篇评论前,我是个十足的法盲,但是随着资料的收集和学习,我渐渐得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结论。虽然第一篇评论看起来幼稚得很,但我从此养成了“七分输入,三分输出”的习惯,在我看来,我们现在的知识储备还很少,很难做到信马由缰,因此扎扎实实做好资料收集与学习十分重要。
红辣椒评论:谈谈月度优胜作品的写作过程,包括如何确定选题、角度?
徐江波:我的月度优胜作品为《代孕,一场将人格物化到极致的交易》(点击阅读),这篇作品是我评论写作练习的第三篇,遣词造句以及逻辑论证,还有很多生硬不足的地方,之所以会被选入,应该是胜在选题。这篇评论发表于1月18日晚,新闻由头是18日下午爆出的郑爽已离婚且代孕二子。看到新闻时,我正在从自习室出来回家吃饭的路上,脑袋里想着,如何将中午的新闻写成评论。吃完饭后发现,郑爽的相关信息在海量爆发,当即决定就写这个。这一事件集明星的原生热点度和女性话语的舆论背景,同时,明星事件所衍生的社会伦理问题,讨论的氛围较为缓和宽容,难度要求没有特别高。
因此,在之后的选题过程中,我会选择一些自带社交传播势能的话题,这些话题往往具备一定的讨论基础与舆论氛围,便于直接与已存在的一些观点进行对话。同时,选题确定之后,一定要速度,当天事件的评论不过夜,观点也要旗帜鲜明,有辨识度,观点不应该是事实的罗列,也不能是简单的二分法,模板化地讲着所谓的正面与反面。同时,列观点与角度也不要贪心列太多,这篇文章的原稿写了两方面,分别是法律与伦理,后来在编辑老师的修改下,文章着重阐述伦理方面,使得全文的立场更坚定,说理效果也更好。
红辣椒评论:对于评委的点评打分,你怎么看?
徐江波:评委老师的点评打分,正好呼应了我所提到的观点明确,老师认为此文胜在观点,如果观点体现了或者明确了一个新认知,那就集中力量把观点说好说透。我觉得,这对我而言是很高的评价,在尝试新闻评论之前,我有太多的不自信,或是认为自己思维过于扁平,或是认为自己语言过于生涩,但评委老师的点评打分,让我有了信心去尝试更多的话题、释放自己的观点。
红辣椒评论:你所学专业是否开了新闻评论课?如果有这门课,那能简要介绍这门课的内容、老师,以及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徐江波:重庆大学的新闻评论课,是由刘海明和邹霞两位老师开设的,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诗词、画体等不同类型评论的特点。这门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带给我敢于批判的勇气和坚持反思的动力。在真正动手写评论之前,女权、资本劳工、公共资源等话题,我们听过无数个版本,感觉一直在耳边,但是在此之前,并没有静下心去梳理与思考,而这门课让我逐渐养成反思与批判的习惯。在课堂之外的新闻评论的实践中,红网的老师们也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事实基础不牢,观点高楼地动山摇”的叮嘱,比如老师亲力亲为的修改。当我晚上十点钟投稿,十一点多看到已发表且在老师修改下脱胎换骨的评论文章时,充满了惊喜与感谢,第二天写新习作时,身上满满都是干劲。
来源:红网
作者:徐江波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