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禁止收集中小学家长职务信息?我反对

来源:红网 作者:李云勇 编辑:张瑜 2021-08-28 21:04:30
时刻新闻
—分享—

文/李云勇

针对有网友留言建议禁止中小学幼儿园收集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北京市教委回应,该信息严格保密,不对普通教师公布,正在研究取消父母职务信息的收集。(8月27日澎湃新闻)

网友认为,收集学生父母祖父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该信息可能造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不公平现象”。一些网友认为,收集父母信息,侵犯隐私权,“学校老师真是无法无天了!”期望“一刀切”禁止学校收集学生父母祖父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这种论调颇有市场,但是,笔者旗帜鲜明持反对态度。

必须明确,学校收集家长信息不是歧视。40多年前,笔者作为班长,为学校收集过家长信息,父母是农民,父母文化低,中小学,笔者从来没有感受过父母身份带来的歧视。父母身份不是问题,学习成绩才是问题,成绩优秀,老师不能大加表扬,成绩不好,也要老师青眼有加?这算哪门子教育公平?表扬优秀者,批评落后者,这是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正当途径,不容否认。

现实证明,学校收集家长信息有益助学。当年,一些同学家长用扫把抵学费。七一勋章获得者、感动中国人物、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助学,11年来,1645名贫困女孩从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走进大学。看看“衡中校长儿子高考移民”等案例,如果不是收集准确的家长信息,一些助学的好资源就可能被浑水摸鱼者搞走,让急需救助者失去求学的好机会,让教育更加不公平。

统计表明,学校收集家长信息有益教学。统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如全国人口普查,为“全面三孩”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收集家长信息也是一种好统计,比如家长是医生、教师、工程师等,文化素质较好,综合而言,他们的孩子学习能力较强,如果父母文化素质较差,学生成绩差的概率就很高。恰当运用统计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取长补短,就能让教学事半功倍。

现实需要,学校收集家长信息仍有必要。时间不一致,学校放学了,家长没下班,家长怎么办?孩子安全咋保障?孩子太小,门卫不认识每一个家长,没有必要信息,谁敢让他人随意接孩子?“全面三孩”,接送矛盾更突出。就要像规制“人脸识别”,遵循“合法、正当、必要性”原则,以最小必要为前提,凡是有接送需求的家长,都应该在必要的范围内让渡部分个人职务等信息。

很多单位都收集家长信息,到了学校这里就成了罪过,这说不过去。比如用人单位,要考虑是否给予探亲假,护理假等权益,不能想给谁就给谁,落实这些关爱,要有必要数据,信息是否乱用,接受监督就行,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教育不公平,怪“家长信息”?“家长信息”不是教育不公平的“替罪羊”,别一学不好就怪老师势利,哪个行业哪个群体都有势利者,广大老师也是普通工薪阶层,势利的老师是极少数。学校收集家长信息不是“原罪”,只要遵循“合法、正当、必要性”原则,接受群众监督,落实关爱学生,岂能以“隐私权”大加鞭挞呢?

来源:红网

作者:李云勇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8/28/1009096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