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近七成网民感到被算法算计,如何守护公民数字安全感?

来源:红网 作者:温潞影 编辑:陈乘 2021-12-29 17:01:59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2月28日,北大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公众“大安全”感知报告》。报告显示,近七成公众表示“担心账号和个人信息泄露”;有六成公众认为自己的信息在数字环境中有被泄露的风险;有七成公众感到算法能获取自己的喜好、兴趣从而“算计”自己;有五成公众表示“担心下载的APP不安全”。(12月28日 《中国日报》)

此类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公民网络安全感缺失也有迹可循。11月3日,工信部针对APP超范围、高频次索取权限,非服务场景所必需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下载等违规行为进行了检查,并对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APP进行了公开通报。到12月9日,尚有5款APP未按工信部要求完成整改。此前,已有多家互联网企业因未遵守规定,违规使用公民数据受处罚。

数字环境下,如何守护公民安全感是值得社会与公众共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守护公民数字环境安全感,需要各方合力,共同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企业理应接受公众、社会的监督,肩负起社会责任。企业逆道而行之,以非法手段获取公民数据极易使公民对于企业的信任大大下降,从而使公众网络安全感大大降低。企业自觉为社会网络安全建设添砖加瓦,才能常青,才能赢得公众的尊重与喜爱。

从公民角度来看,此报告反映社会民众对于网络安全更加重视,也体现了居民对于互联网使用的深入。公民不可坐以待毙,自身也应增强防范意识,提升对于互联网的掌握能力,在互联网中收获光明,避免陷入陷阱。

媒体应注重舆论引导,稳定社会情绪,加强互联网安全科普,为公民展现中国企业、中国政府在互联网安全建设上的作为,提振公民建设网络安全的信心。

近年来,国家对于互联网监管的力度已在加大,也显有成效。尤其在反诈宣传上,以多种形势进行反诈宣传,让反诈观念深入民心。未来仍需再接再厉,捍卫公民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建设绝非一劳永逸,需要国家科学指导互联网安全建设,企业、媒体、公民各尽其责,久久为功共同守护公民网络安全感。

文/温潞影(广西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温潞影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12/29/1069263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