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之星·视评 | 观孙卓一家团圆后续,需还司法和当事人以空间

来源:红网 作者:万昱麟 编辑:张瑜 2021-12-31 23:20:09
时刻新闻
—分享—

——本频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今年的12月,孙海洋孙卓父子时隔14年的团聚无疑是最重磅的社会新闻,而这团圆一幕之下,除了对涉案人员刑责的追索以及对孩子去向的关注外,对当初的买家即孙卓养父母究竟应该作何处置,同样引发了持续热议。法律层面上,买卖是否应该同罪?道德层面上,这样的养育之恩究竟应该如何定义?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或许我们能得到一些新的思考。

买卖同罪?

14年,五千多个日夜,每一分每一秒的失魂落魄,希望和绝望的反复折磨,这般毁灭性的摧残我们不敢想象。人们越是同情孙海洋一家的遭遇,便就越愤恨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人贩子吴某龙已经落网,但在很多人看来,酿就这一切的似乎不仅是他而已:没有买方,何来卖方,没有卖这份利诱,又何来拐这个动作。

看来“买孩子”的这个需求才是万恶之源。

但是,买卖同罪虽说大快人心,却也只聚焦在了法律的威慑力上,现实情况带有多少欺瞒、转手和无知?收养方是否也在经历悲剧?再者,养育是他们切切实实做了的事,其主观恶意和实害结果终究无法与恶积祸盈的人贩画上等号。买卖同罪或许是情绪所指、人心所向,却也要面临法律的严密和法益的平衡,一旦开启同罪,那许多事都能同罪,立法从来难以一蹴而就,从来不能单以公众的情绪作为准绳。

认贼作父?

除了买卖同罪的呼唤,公众还有一层期盼,即握在孙卓手里的那一重更切要害的审判。这段非法却同样存在付出的收养关系若是能被孙卓一刀斩断——一份来自孩子的“反目成仇”,或许是对所谓的“养父母”更好的惩罚。但现实是孙卓并不希望自己的养父母被判刑,在所谓的大是大非面前,孙卓没有选择满足大家的期许。这虽是人之常情,却也遭到怨怼。

在一片团圆的祝福声中,开始有人说他“认贼作父”,但是,细想一下,一个18岁的孩子,忽然有一天被告知自己是被拐卖的,亲生父母另有他人,这样的晴天霹雳是要叫一个孩子从生命中拔除掉之前所有的依恋、感恩、羁绊的。这种反人情的骤然反目,换谁都难以做到。即使那不是爱,时间给予人的也足以让人无法自拔。孩子已然是完全的受害者,他的任何选择都应得到尊重,来自局外人的批判咱们还是暂且收好。

两重审判中,我们其实更多地看到的是公众情绪的指向,源于我们都期待着恶有恶报。但当情绪褪去,我们需要的是还司法和当事人以空间,同时继续将自身的关注投注到打拐和寻找被拐儿童的进程中。

作者:万昱麟

学校:中国传媒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万昱麟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12/31/1070133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