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奏响一曲教育之歌,音乐助力山里娃站立人生舞台上

来源:红网 作者:樊水科 编辑:陈乘 2022-01-19 16:34:40
时刻新闻
—分享—

文/樊水科(西京学院副教授)

网上常有人吐槽,小学副课被语文、数学课占用。从育人角度而言,美术、音乐类副课的作用并不比主课小。有两个同类故事可以印证:一个是贵州“海拔最高小学”海嘎小学摇滚乐队的故事,另一个是甘肃会宁旱塬下“爱因斯坦班”的故事。

海嘎小学组建摇滚乐队演出已红遍“云”端,还被拍成纪录片《大山里的摇滚梦》。他们排练的《为你唱首歌》的视频在网上走红,不仅吸引五湖四海的粉丝,也吸引了《为你唱首歌》的原唱痛痒乐队。他们自创的歌曲《海嘎之歌》,些许土味儿甚至有些粗砺的歌词,加上稚嫩干净的童声,却那么动人心弦。而这一切与毕业于六盘水师专音乐教育专业的顾亚有关,是他带孩子们一起玩音乐,竟然玩出了名堂,让更多山里娃有机会站在舞台上。

不过,笔者更感动的不是学生们在音乐道路上走了多远,能走多远,而是顾亚和他的教育理念。这是一曲教育之歌、教育之诗。在顾亚和学生们一起坚持练习演奏的过程中,是一种相互陪伴,是帮助学生发现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音乐只是手段,通过音乐,让这些本来内向、自卑的孩子,开始变得开朗自信,并逐步走向更大的舞台。

旱塬下的“爱因斯坦班”,是时任校长吴泰祥等想通过艺术教育和快乐学习,培养出真正的人才。他们从兰州请来专业老师,有一半以上的休假这个乐团师生都与乐器为伴。不是没有阻力,有家长担心管乐团会“吹垮”孩子的课业成绩,把乐团戏称为“响响班”。该乐团曾受邀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同时乐团学生的中考升学率达到100%,明显高于其他班级。现在,会师中学“爱因斯坦班”已成会宁教育的新名片。

在会宁,作为副课的艺术教育一直是短板,但“爱因斯坦班”却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对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5%的会宁县来说,音乐课显得那么奢侈,但音乐在会宁的中学起到了不可思议的育人效果。对学生来说,训练每一首乐曲都将是一次考验,在不断攻坚克难中,学生们变得自信和勇敢,变得顽强和能吃苦。而这些品质,也是他们在取得优异考试成绩的宝贵“底色”。

在贵州高山深水和甘肃黄土高原,摇滚乐队和交响乐团对很多孩子来说都太遥远。但恰恰是在这样的高山和旱塬上,走出了上过大舞台的摇滚乐队和交响乐团。这两个故事的意义在于,通过音乐的方式,学生们身上发生好的变化,比如更自信,更阳光开朗,更勇敢坚韧,我们看到的是,音乐教育中蕴藏着的巨大的育人作用。是音乐唤醒了孩子们,让他们看到了不同的自己,拥有了丰盈的精神世界和自由舒展的灵魂。

来源:红网

作者:樊水科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1/19/1078851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