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减”后首个寒假,何不给孩子补补“人格课”

来源: 红网 作者:​​​易国祥 编辑:张瑜 2022-01-21 23:32:46
时刻新闻
—分享—

□易国祥

上不起的“天价”美术课、“一票难求”的足球训练营……“双减”后首个寒假到来,部分非学科类培训涨价明显,给许多家长添堵,也引发公众关注。(1月19日澎湃新闻)

这个寒假,是对“双减”的一次综合检验。检验学校书面作业量是否得到控制,检验家长教育理念是否得以转变,从而改变孩子们寒假生活面貌。前一个问题相对容易解决,后一个问题估计很难。现在的不少家长,不是在为“双减”之后如何防止孩子学科成绩掉队而焦虑,就是为非学科类培训在试水、在埋单,很少有家长想到,应该利用这个难得机会给孩子补补人格及性格课。

如今的部分学生,在家长的高期待之下,在学业重压力之下,人格及性格出现了问题。专业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抑郁症的检出率为24.6%。抑郁症问题与人格和性格有关。另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16岁江苏男生郗庆研由学校组织在上海实习时想回家,却不想和老师沟通回家事宜。妈妈说,这么远不可能马上来接你,学校组织的实习,总得跟老师说好才能回家,说到这里,儿子就不耐烦了,发脾气直接关机,现已失联10余天。父亲说儿子比较拗,比较内向。

教育就是育人。无论学科教育,还是非学科的校外培训,还是各式各样的兴趣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强壮体魄或是健康人格。但是,学校教育和校外培训,特别是那些高价体艺类培训,他们惦记的是孩子的人格和性格塑造吗?

近年来一直深耕大学生时事评论的著名评论人曹林老师说:评论这种方式“使自己的人格发展跳出校园束缚而向大社会去舒展,塑造出一种开放、宽广、饱满的公共人格。”他指出:“在门门追求高绩点的平均用力中,其实塑造的是缺乏个性、没有所长、泯然众人的平庸人格。”这里分别提到公共人格和平庸人格,引导学生历练一种技能和本领,想到的是他们的人格,这样的情怀与追求,值得社会上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对照反省。

义务段的中小学生,他们的人格历练与性格塑造,主要应该在家庭教育中形成。性格是人格中的核心因素,需要长期锤炼,非一日之功,必须从当下开始。最近,有一个小学生家长正在为孩子的寒假而焦虑,一是为找不到课业培训机构,二是付不起打着素质教育之名的体艺培训费。我给出建议,在家里进一步改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胆小、内向、在困难面前脆弱、不自信等人格不优问题,家长是最管用的老师,通过家务劳动、户外玩耍、年关活动等进行人格及性格补课,家长和孩子会在这样的寒假中共同成长。这才是家长为巩固“双减”成果所能够做到的,而且是利在孩子人生和未来的最重要的事。

来源: 红网

作者:​​​易国祥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1/20/1079412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