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机场黑飞无人机只为走红,“流量至上”毒害了孩子

来源:红网 作者:刘潇怡 编辑:张瑜 2022-02-25 00:56:24
时刻新闻
—分享—

文章顶部青椒.jpg

□刘潇怡(南昌大学)

近日,网传一未成年持无人机在沈阳桃仙机场上空黑飞,后被击落。事后,当事人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内容称“我真的想上热榜”。当事人还表示,“我现在还小,未满十六岁,只要不犯重罪就进不去”。

有人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但仔细想来,实则是孩子懂得太多,倚“小”卖“小”。无人机黑飞的确并非重罪,但在机场违反限高飞行严重威胁着公共安全。以公众生命安全为筹码获取热度,以年轻为借口藐视法律、逃避责任,是人小鬼大,更是年少轻狂。

媒体时代,人人都有“走红”的机会,而一些人错将“红”作为一切行动的最终目的,甚至成为其操纵自己知法犯法的迷魂药。青少年想要出人头地是好事,但冒着危害公共安全的风险独孤求“红”,则无异于引火自焚。

当前,短视频非常火爆。为了夺人眼球,一些创作者发布的内容可谓“各领风骚”——模仿炒作、猎奇视频甚至暴露隐私。在“妈见打”视频的层出不穷中,猎奇成为了视频爆火的基础,“走红”更成为发布者实现自我价值的象征。这也让未成年人产生了对“红”、对流量的痴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应当思考,是什么让孩子飞蛾扑火般地追求“走红”。网络直播中礼物刷屏带来的不菲收入令人触目,网红视频下千万粉丝的点赞追捧使人垂涎。在难以看透乱象本质的情况下,孩子易潜移默化地被光鲜亮丽的网红光环诱惑。究其实质,在于媒介素质教育缺失下三观的扭曲。

鲁迅曾在《狂人日记》中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如今看来仍具有现实价值。青少年是富有生命力、极具冲劲的群体,是国家的希望与民族的未来。在自媒体平台乱象频发的今天,媒介教育应成为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亦是遏制“流量至上”歪风毒害青少年的不二法门。

来源:红网

作者:刘潇怡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2/24/1094436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