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蓓(苏州大学)
昨天,3·15晚会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晚会揭露了一系列以互联网应用软件为契机,引诱互联网用户使用软件下载平台的“高速下载器”,利用后台静默下载等手段将捆绑软件强制安装在用户电脑的违法行为。此类软件下载平台包括pc6软件网、腾牛网、桔梗下载站、ZOL下载站等,下载器由马鞍山百助网络公司等研发。
软件的捆绑式下载,早已不是新鲜现象。而现在,“新瓶装旧酒”,用户使用了“高速下载器”,就犹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捆绑软件又随之而来,让人防不胜防。
要知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老年群体当下也开始接触和使用互联网,面对套路如此之多的软件下载平台,他们更难以辨别真伪,很可能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捆绑软件伤害。久而久之,他们的设备里会充斥着捆绑软件带来的广告轰炸和信息霸凌,这也大大增加了老年群体遭受网络诈骗的几率。
国家工信部2012年出台的《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若干规定》明确,不得以欺骗、误导或者强迫用户下载、安装、运行、升级、卸载软件。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也一直在加大力度整顿行业乱象。但是直到如今,类似的乱象仍然存在。面对“顽疾”,我们应该怎么做?
平台和公司之所以敢于挑战法律红线,利用“高速加速器”搞捆绑下载,坑害用户,原因要么是“收益大于风险”,要么是执法查处不到位。所以,一方面,有必要审视相关规定,对惩戒的力度进行考量,如有必要则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不妨完善举报制度,形成合力,助力有关部门做到“违法必究”。比如,设置对应的举报通道,让用户在遭遇捆绑下载时,能及时有效地向有关部门或机构反映。当然,这类举报的处理结果,要及时公开,既便于公众追踪监督,也能倒逼企业遵纪守法。
高速下载变“捆绑下载”,要靠法律来“解绑”。此次3·15晚会提到的应用捆绑下载问题,令许多网友头疼不已。互联网的发展是为了便利公众的生活,而不是给人们的生活制造麻烦。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如何完善相关规定,如何落实执法,让法律长出“牙齿”,让违法者感受到痛感,应是有关部门接下来要着重努力的方向。
来源:红网
作者:梁海蓓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