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芷筠(重庆大学)
近日,广州某小区100多名业主在酒店隔离期间,家门锁皆被物业公司破坏。该物业表示“目的一个是为了消杀,另外是为了防止有人躲在家中不出来。之后会帮助业主们重新更换新锁。”(7月15日 天目新闻)
因小区中有新冠病毒阳性人员,小区物业在10日接到通知后开始紧急排查,在将业主们送去隔离后开锁排查,再给门上贴上封条。事后,小区物业对“破门排查”一事进行回应,并表达了歉意。对此,不少网友表示其反省是否有效还有待观察。
该事件中“破门而入”为什么会引起众多网友的愤慨?因为该行为的背后是小区物业对业主权利的漠视,是一种傲慢的体现。诚然,排查遗漏人员、对房屋进行消毒是物业的本职工作,居民也有相应的配合义务。但于情而言,在进入别人的私人空间时,告知对方自己的意图以及行为结果,是基本的礼貌;于法而言,法律并未赋予防疫工作者擅闯他人住宅的权力。在卫健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精准规范展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要“优化入户终末消毒技术操作流程。消毒前,加强与住户的充分沟通,了解房内状况和物品性质,告知其消毒工作必要性和注意事项,争取理解和支持。”如此行事,与其说是“莽撞”,不如说是隐藏于“疫情防控护身符”之下的傲慢。
从卫健委发布的通知中,从“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坚决杜绝入户消毒技术不规范、操作简单粗暴、执行跑偏走样等问题发生”等要求可以看出,在防疫消毒末端存在着很多不尊重居民权利和意愿的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物业或部分防疫工作人员将居民“基本权利”与“疫情防控”的关系搞混了。疫情背景下,优先保证疫情防控是正确的,但这不代表可以忽视甚至漠视基本权利,两者应该是有侧重的“平级”关系而不是绝对的“领导”关系,弄清楚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纠正不规范行为。
工作实践中,忽视基本权利的保障或许能为防疫工作带来一时的效率提升——节约时间、人力和沟通成本,但长期来看,却会造成人们的恐慌,同时增强大家的防备心理、降低群众的配合意愿,这是不利于防疫工作展开的。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只有做到有效沟通、争取理解才能使防疫工作开展更顺利、人们生活更舒心,而这就需要部分前线防控人员纠正错误观念,用真正平和的态度跟住户沟通,如此才能齐心协力、牢牢守住防疫大关。
来源:红网
作者:黎芷筠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