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挖野菜”的背后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

来源: 红网 作者:刘亚楠 编辑:王小杨 2022-11-07 15:21:28
时刻新闻
—分享—

评论之星.jpg

□刘亚楠(湖南女子学院)

近日,王宝钏挖野菜的梗火爆网络,很多年轻人在看到一些因为恋爱放弃自我的视频或者小作文后纷纷评论“建议你去挖两斤野菜”或者在看到一些恋爱幸福的内容时留下“我去挖两斤野菜的”评论。网络热点背后体现出来的文化缺位引人深思。

王宝钏是越调戏文《王宝钏》中的人物,网络上现在流行的王宝钏表情包也出自这部戏文改编的剧。这部剧塑造了宰相府三小姐爱上穷小子薛平贵遭到父亲阻挠,为爱出走的形象。丈夫从军战死,她却为爱苦守寒窑十八年,最终等丈夫归来,利用自身智慧及社会舆论登上后位。这是一个敢于反抗父权,勇于对抗封建礼教的女性形象。然而,这却被网友认为她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于她的“恋爱脑”。

在此梗流行之前,王宝钏一直是作为一个反抗封建礼教,为自由放弃权势富贵的女斗士形象,反而被网友说成是恋爱脑。这其中反映出的,不仅仅是快餐文化流行下的今天,很多人不经了解事情的真相,仅靠自己了解的部分事实,便人云亦云,更加反映出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以至于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戏曲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并不了解,以至于出现一个被家人坑害的反抗封建礼教的女性斗士形象的人,直至被歪曲成“恋爱脑”的闹剧。

而且王宝钏不是个例。我国两千多年以来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苏轼先生也深受其害。《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与张怀民秉烛夜游莫名从友情被磕成了CP(来自同人圈,指有恋爱关系的同人配对),可明明那是在他贬谪路上难寻的知己。

苏轼的一生不是在贬官就是在被贬官的路上,可在这些玩梗的人眼里所有的苦难是因为他“作”造成的!王安石的青苗法普及太快,新法不够完善,被一心为民的苏轼看到了。为了“三月食无盐”的百姓,他成了顽固的保守派,他为了百姓的心,让他在新党当政的时候被贬谪被流放。他在苦难的生活里寻找自己最简单的快乐。

他一生的文人风骨,为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一生不肯向顽固派妥协,他被驱逐被流放,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思想。变成了“作,而那文人风骨是什么?

据笔者所知,这些“玩梗”的人的年纪大部分在16-22岁之间,接受过完整9年义务教育,这不禁引人深思,历史人物可以被批评,但是不可以被愚弄。

细思之后,只有何尝不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我们都知道苏轼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可是又有多少人真地去认真了解过他,应试教育已经让学生不堪重负,今天又有多少人会仅凭着课本上的三言两语去了解一个一千多年前的圣贤。

所以,快餐文化流行下的今天,又如何要求一个十几岁的人仅仅是因为看到了一个有趣的梗,就去看文献查资料去了解一个人的伟大?可三十秒视频里的寥寥数语,又如何描写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教育家波澜壮阔的一生?

不适当的玩梗和缺失的教育,在塑造一批“空虚的灵魂”。如何去解决,或许是我们必须去破解的问题。

来源: 红网

作者:刘亚楠

编辑:王小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11/07/1201898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