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娱乐时代,我们应做“思考的奔跑者”

来源: 红网 作者:肖舞 编辑:田德政 2023-01-06 17:26:23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教计划.jpg

□储昌芝  (长沙师范学院)指导老师:肖舞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思考。”这是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结束时的一句箴言。日前,在细细品读该书,结合处处可见“低头族”的社会现实,从而引发前所未有的思考和质疑。

当前是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在接收着5秒一更新的现代化信息,人与人之间交换信息不必书信往来、不必打电报,更不必飞鸽传书。每当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必然淘汰掉前一种媒介,同时,人们看待时间和空间、理解事物的起因结果都是随着新媒介的出现得以更新换代。语言作为一种原始而不可或缺的媒介,它使我们成为人、保持人的特点。其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被人所注意,甚至因为存在的历史悠久却常常被人遗忘,忘了它为什么出现、为什么发展,最终为何而去。当人们思考为什么要说话时,语言也就被赋予了独特的语境和期望,这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有了规则,使人类有了道德。

随着语言的产生使用带来了字母,字母又带来了人与人之间连接的新形式,语言不仅听得见而且看得见。相比于说出口的话语,人们通过文字载体感受到的更具有分量。书面文字不仅仅是音的回声,更是承载了当下的思维方式。从小小一段话中,往往会看到文字显得多么奇特而富有魔力,它可代表情绪、力量、期望以及爱,不仅仅只是载体符号,更是我们思想表达的一种工具,使我们能理解自己的同时也被他人所理解。于是,语言成为我们交往的便利工具,同时文字也充当了使者。

正是因为书面的文字能长久存在,而口头语言却即刻消失,这就是为什么文字比语言更接近真理。凡能被整理成文字的语言通常是经过思维的反复推敲记录下来的。它结合了当下的时代背景,更结合了已有的知识系统。不可否认的是,一种文化认为用某种象征形式表达的真理是最真实的,而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这样的象征形式是琐碎无聊的。这便是人类思维的魅力,思辨永远是哲学系统中的真理。

当人们不再用语言和文字寻求真理的时候,思维的方式就会悄然发生改变。当印刷术出现的时候,人们有了读书、看报;当信息排列规整地出现在眼前,人们的思维系统便自动产生了前因后果;这使得思维习惯于从前往后,从浅入深,规整有序,在一个个文字的堆砌下,从中理解,从中找到共鸣,且印刷文字本身就对我们的身体和大脑都提出了相当严苛的要求,在判断文字观点和性质中,我们需要调动出已有的知识体系去论证、去反驳、去回答它们,更重要的是文字迫使我们去接受一个抽象的世界,思维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便是成功。

然而,当电视媒介出现的时候,人们的思维系统就发生了极大改变,变得不再规整、不再有序,变成抵抗一切需要耗费能量的信息,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意味着人类思考的停滞。也许有人提出异议,难道不思考就不能被世界接纳吗?如果持有这种观点,不能直接说其绝对的对与错,但是当思考停滞的时候,人也就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了。这其中的利与弊是需要精准衡量的。如电视等娱乐媒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了基本满足,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娱乐至死》作者并没有抨击娱乐媒介,反而借助娱乐媒介所表现出来的反应,给“新兴”人类敲响了一个警钟,应该克服人性的弱点即“人在劳作的时候会想着劳逸结合,在安逸的时候只想着一劳永逸”。尤其是在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也许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更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心生怀疑和仇恨的人。

总之,作为寄身于茫茫宇宙中的“主宰者”的我们,身处于繁杂琐事堆积而娱乐业极其发达的时代,理应做一个“思考的奔跑者”,思考会为人类带来无穷的力量与美好的希望,而不是停止思考或被某些“娱乐神器”削弱思考的能力。

来源: 红网

作者:肖舞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5/98/1220829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