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婷(西南科技大学)
4月9日,话题#网友跟风模仿致使共享单车滞留山顶#登上微博热搜。据悉,近日,某平台上不少用户发起“抬共享单车上山”挑战,吸引一些人跟随模仿,导致共享单车滞留山顶。对此,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呼吁文明爬山,共同维护景区秩序。
游客的跟风模仿,却给运维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梧桐山海拔近千米,且林草丛生,要解决单车滞留问题并非易事。事实上,为了搬离一辆滞留的共享单车,需要先通过技术手段定位共享单车的具体位置,再派遣运维人员人工搬运。据报道,为此,运维人员前后共花费了四个小时,才把单车搬下了山。对此,网友的批评一针见血:跟风模仿要适度。
共享单车被称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工具,本是方便市民活动的公共资源,如今却频频“丑态百出”:乱停乱放、换锁偷车、喷漆改装……本次事件中出现的“把共享单车抬上山”的行为也已经不止一次。究其原因,还是使用者的素质太低。
在景区,低素质游客和不文明举动可谓屡见不鲜。就在上月末,泰山就因垃圾遍地而登上微博热搜。爬山本是外出旅游放松的好机会,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亲近大自然。但部分游客跟风模仿致使单车滞留山顶,或“随走随扔”使得垃圾遍地,不仅会影响景区美观,也易对大自然生态造成伤害。
景区作为公共空间,个体藏身于庞大的游客群体中,容易导致“法不责众”的现象发生,从而使个体对公共空间缺乏责任意识、对大自然缺乏敬畏之心。《中国旅游报》2017年发布的中国游客文明调查数据显示,32.6%的受访者表示文明旅游对旅游体验影响一般,在旅游时基本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可见,我国部分游客素质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升。
提升游客素质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在呼吁人们文明出游的同时,部门监管和景区管理也需跟上。早在2006年,国家旅游局、国家文明办等部门就颁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并在随后几年不断对其更新。然而,该公约的普及情况不容乐观,在上述文明调查中,仅有22.7%的受访者知道该公约。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大有关文明出游的普及力度,并用行政条例、违规处罚等形式将监管落到实处。
比如,对于山区景区而言,由于山体海拔高、地势陡,许多地段主要依靠人工往返清理垃圾,效率低。因此景区可以合理控制人流量、在休息区周围张贴醒目提示、加强专人巡视,尽量做到应罚尽罚,从根源解决“随手丢”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私自将作为公共资源的共享单车抬上山顶,且事后不予解决的行为,是一种低素质的表现。共享单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城市文明程度,但城市文明离不开人的维系,在参与网络话题挑战时多点自我约束和责任意识,才是文明的真正体现。
来源:红网
作者:王雅婷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