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5岁女生给自己办“葬礼”: 一场自我治愈的特殊仪式

来源:红网 作者:王琬情 编辑:刘昱 2023-10-30 19:49:04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30926142005.jpg

□王琬情(郑州大学)

10月28日,四川成都。25岁的小汪参加了许多场婚礼,被朋友调侃“啥时候吃你的席”,随后花3天时间为自己准备“葬礼”引关注。“葬礼”当天来了十几个朋友,小汪躺下进行仪式后,朋友们分享了想说的话、对死亡的看法、生活遇到的烦恼等等。(10月29日 中国网看点)

此举引发网友广泛讨论。一些网友认为小汪很有勇气,很有思想,“不要去指责这个女孩子,我觉得她真的很勇敢”“如果能通过这个过程治愈自己,也是挺酷的一件事”;同时也有一些网友表示不理解,质疑小汪的行为,认为这是一件很荒唐很晦气的事,办这种仪式好像在诅咒自己,担心她精神不正常。

通常来说葬礼是指死后办的仪式,往往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在传统观念中,死亡往往被视为悲剧,而举办葬礼则被认为是家人和亲友的责任。这位25岁女孩在健康活着的时候为自己举办“葬礼”的举动挑战了传统观念,看似是荒诞的、不妥的,但当我们深入了解小汪的动机时,或许能够发现这件事虽有不妥,但又有其合理之处。这个仪式与其说小汪办的是“葬礼”,不如说是一场自我审视、自我治愈的特殊仪式。

当事人小汪小时候是留守儿童,不受家人关心,一直处于精神内耗的状态。半年前和恋爱3年的男友谈婚论嫁时,因距离太远,遭到对方父母反对而“断崖式分手”,因此想通过办场“葬礼”,治愈自己分手后的心病。仪式结束后,小汪表示觉得能把属于自己的席吃完,人生没什么遗憾,也可以继续向前生活。因此,小汪给自己办席,并不是一件晦气的事情,相反,她能从中自我审视,自我接纳,并获得认同与治愈。

这场仪式葬的不是生命,而是生活中的烦恼与内耗,是精神的“葬礼”,不是生命的告别。正如小汪所表示的,比起“葬礼”的仪式如何操办,重要的是她在“葬礼”上和朋友分享的生活看法,这能帮助她从中缓解内耗。小汪用这种另类的方式告别自己的过去,迎接自己崭新的人生,传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这场另类的仪式也是她和朋友们营造的别开生面的死亡哲学课,引发了许多人对死亡、对生命的重新审视。在相关新闻的评论区,一些人开始重新思考对葬礼的态度。死亡与葬礼似乎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每个人都会死去,重要的是如何活着。能在生前参与一次自己的“葬礼”然后继续好好活着,或许也是一种幸福。我们都应该从内心深处去寻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去追寻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价值。

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遇到无法解脱的精神内耗,都要学小汪给自己办场“葬礼”呢?显然不是,每个人对活着的体验都是不同的,对死亡和葬礼也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理解,能够活着见证自己的“葬礼”也许是特别的体验,但不是生活的必需品。真正值得我们重视的,是面对生活“一地鸡毛”时,能坦然俯下身子去打扫的心态,是面对生活各种不如意时,能重拾信心向前走的勇气。

来源:红网

作者:王琬情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4/74/1321530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