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发
无须提供身份证、无须进行人脸识别、甚至入住的客人无须登记任何信息……这样的“三无网约房”可谓是乱象频频。所谓“网约房”有在线选房、电子支付、密码解锁、无需见面、性价比高等特点。随着这两年“网约房”快速发展,“网约房”在监管上却存在着漏洞,无法落实实名、实数、实时、实情等“四实”制度。此外,未经有效监管的“网约房”极易滋生违法犯罪。除治安外,消防、卫生等方面的问题也成为“网约房”飞速发展背后存在的隐患。(12月6日《中国青年报》)
“网约房”作为新兴业态,整个租房过程全部网上实现,房东和房客不直接“面对面”接触,在市场上受到青睐。然而,“网约房”由于存在监管“真空”,不仅有着诸多的安全隐患,也成了滋生违法犯罪的场所。笔者认为,
打开一些生活软件,与预订酒店的界面不同,“网约房”通常不会在明显位置显示商户名称等信息。在网上“预定成功”后,“网约房”商户通过短信的形式告知房间具体的位置、门牌号、电子锁密码等信息。而在顾客预订及入住前后,大都没有要求登记身份信息。而“网约房”一般没有前台,与老板都是微信、电话联系,店老板自始至终不露面。这也意味着,未成年人预订“网约房”,就可以畅通无阻地入住;顾客无论带谁或是带多少人入住,也都不会有人过问。以上乱象,使得“网约房”成为“治安洼地”,安全隐患重重。
根据《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开办宾馆需要办理特种行业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其房屋建筑、消防设备、出入口和通道等必须符合《消防法》有关规定。许多“网约房”其实属于“三无”性质,并未办理相关证件,也不具备相应资质。同时,由于网络经营模式,具有一定隐蔽性,加上游离于监管之外,许多“网约房”都存在不规范经营行为,比如,非本人入住,一人预定多人入住,违法容留未成年人住宿等等,入住人员失去了监管,鱼龙混杂,很容易滋生卖淫、赌博、吸毒、性侵等违法犯罪活动。
据公开资料显示,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检察院近期就办理一件关于“网约房”的案件。00后男孩
“网约房”不是法外之地,别游离于监管之外。一方面,各地监管部门对“网约房”线上线下进行一次全面摸底和排查,对未办理证照或证照不齐,以及存在违规违法行为的“网约房”,责令立即停业整顿,通过验收后方可恢复营业,同时坚决取缔“三无网约房”;另一方面,各地消防、卫生等部门也要跟上,
要通过全方位监管,消除“网约房”诸多安全隐患,筑起一道牢固的“防控网”,让其早日脱离“治安洼地”,以促进这一新兴业态有序、健康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丁家发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