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35岁清华学霸再战高考,对待追梦者社会需要包容

来源:红网 作者:罗梓心 编辑:田德政 2024-06-08 12:14:07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椒.png

□罗梓心 (山西大学)

35岁清华学霸16年后再战高考,坦言想学医是为了重选人生,为读大学同时照顾好家庭,已经攒够一笔应对10年没有收入的钱。而有网友则质疑其浪费社会教育资源。

在高考之际,一条这样的新闻上登上了热搜,引发网友讨论。近年来成人参加高考的人有很多,也引发了大家的关注,他们再次登上高考的考场是为了追求自己梦想,拥有再次追梦的机会。四川的梁实参加了28次高考,复读了13年的唐尚珺一心只想考取清华。常言道,知识改变命运。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高考视为改变命运的最重要、最公平的考试,而成人考生作为特殊的一个群体,更是引发社会的关注和讨论。有人认为这是哗众取宠,为了流量热度;也有人支持鼓励,佩服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还有人质疑他们参加高考侵占了教育资源,对其他考生不公平。对待大龄考生重返考场无需批评,社会需要包容性。

大龄考生入再次高考是想为自己一次完成梦想的机会。对于大部分高考学子而言,他们重返考场不仅要面对学习的压力,更要深刻考虑社会的压力:如何在准备考试时兼顾家庭与生活;如果考上了大学,怎样保证未来几年的经济来源等,而同考场的青年人相比,大龄考生记忆力也会相对衰退,对学习更需用心。大龄考生参加高考承担了很大的压力,也需要社会对他们有包容之心。

国家强调教育公平旨在确保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学习发展机会,不应指责大龄考生参加高考浪费教育资源,作为公民,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同一考场的考生也不能单纯地看作竞争关系,而是社会建设的整体,从社会角度看,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无论是何种身份,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被录取并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为社会创造价值就不算教育资源的浪费。再者,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我们应创造更多的教育资源,而不是指责参加考试的人挤占教育资源。

其实面对考试对于大龄考生需要社会的包容性,面对人生,也需要社会包容多样化的选择。当代人总是被社会的洪流裹挟,按部就班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大部分人都在重复着相似的人生轨迹。其实不妨给自己的人生多一次的机会,正如电影《普罗米修斯》所述,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杰夫·贝佐斯曾从事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工作,直到31岁时转型电子商务,创办了亚马逊;安娜·摩西76岁才开始学习绘画,成为一名画家;乔伊·贝哈尔30岁辞去教职,进入电视台工作,最后成为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他们都给自己人生再一次的机会。这些大龄考生也一样,敢于打破常规,拥有着重新开始的勇气。

社会应给这些勇敢追梦的人多一点鼓励,这不仅是对他们的一次机会,也代表着社会的开放包容,更激发出社会的活力。只要努力都值得敬佩,只要敢追梦,都值得去赞扬!

来源:红网

作者:罗梓心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0/90/1398486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