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宇 (苏州城市学院)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AI的使用场景变得更加多元。在今年的大规模人才招聘中,不少企业为了节约人才筛选成本,在招聘过程中开始采用AI面试。所谓AI面试,就是求职者面对的将不再是HR,而取而代之的是虚拟的AI形象。由此可见,AI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生活,替代了人类原本的工作和岗位。经年累月下来,若是形成这种依赖性,什么都由AI解决,久而久之,是否会使得人类生存本领退化,AI“统治”地球的情况呢?这不免让人沉思。
从公司角度看,用AI取代人力进行人才招聘的面试,确实节约了用人成本和时间成本,但面试过程中,各种针对AI投机取巧的应试者水平良莠不齐,并非真正符合此次招聘要求,而许多有真本事的人才却因没有“驯服”AI惨遭淘汰。另外,公司要想获得良好发展,开放、创新、多元的工作环境是关键,只有多样化的人才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发挥特色优势和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提高公司的发展水平。而这种模式化的AI面试带来的模式化人才,并不利于公司发展。公司为了节约用人成本而采用AI面试,导致的人才损失可谓是目光短浅,舍本逐末。
从个人角度看,用AI代替个人进行劳动确实带来了便利快捷,但毫无顾忌不加以思考地使用,只会让AI越来越具有代替人类的能力。在AI面试中,应聘者为了面试成功而提前准备人机对话的应试技巧,以此迎合AI面试算法获得招聘名额,是否可以看作一种人类对AI的臣服?如若长此以往,在日后的工作场景和生活场景,岂非都成了AI领导人类?诚然,个人无法左右AI进入职场的大势,但并非束手无策。AI区别于人类在于情感、灵活和态度,要想在职场中不被AI所取代,只有提高自己的个人竞争力,让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才能脱颖而出,不被AI所取代。
从社会角度看,AI代替人类并非大势所趋,人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只是越来越多的AI技术被运用到社会各个场景中,挤压了我们的生存空间,成为了“压死”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AI并非万能,其设计初衷是帮助人类进行复杂的信息检索和节约不必要的时间成本,并非完全代替人类。若是一味地使用和依赖AI,只会让自己的生存环境被挤占,所以,在社会层面上,应该要引导人们用一种理性和科学的视角去使用AI,避免让AI完全替代我们。另外,也应该要限制AI能进入的使用场景,起码要确保各种决策环节是由人类所掌握,所决定。
AI目前确实无法代替人类,但我们也需保持紧张感,学会科学理性地看待AI,不要让技术成为“压死”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可以说,与AI实现科学的人机共生任重而道远。
来源:红网
作者:鲍宇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