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世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从俄罗斯博主跳“科目三”的视频在抖音获赞上千万,到外交部新春招待会上,外国记者们在华春莹面前跳起“科目三”……一段时间以来,“科目三”可谓火得不能再火了。
近日,湖南卫视小年夜春晚齐跳“科目三”,再度掀起新一轮的争议热潮。有人欢呼雀跃,视之为新时代的文化符号;有人则嗤之以鼻,甚至扬言若在春晚见到它便要砸电视机。在这场“科目三”的风波中,我们不禁要问:春晚是否应成为某种文化现象的“终极审判台”?
显然,春晚作为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舞台,历来是众口难调的。它既要承载老一辈对于传统文化的坚持与回忆,又要迎合年轻一代对于新奇、潮流的追求。因此,将任何一个单一的文化现象——无论是“科目三”还是其他——置于春晚的聚光灯下,作为其生死存亡的评判标准,都是不公平也是不全面的。
“科目三”的争议,其实质是文化多元性在当今社会的体现。正如辜鸿铭当年所面临的西学东渐冲击,我们今天同样在经历着一场文化与审美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审美趣味和生活经历,对同一事物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实属正常。因此,对于那些因“科目三”而义愤填膺的网友,我们不必过于惊讶,更不应轻易给其扣上“守旧”的帽子;而对于那些为之欢呼的群体,我们同样应给予尊重和理解。
对此,不同的媒体也持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此前人民网评论称,“科目三”土不土不重要,群众喜欢就足够了。而红网有评论表示,“科目三”是土嗨的DJ曲配上不知所云的摇花手、左右扭胯的魔性动作……认为雅俗共赏的俗不是低俗的俗。
那么,春晚在这场争议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呢?笔者认为,春晚首先应是一个展现多元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平台,而不是文化现象的“审判台”。春晚的舞台足够宽广,既可以容纳高雅艺术的精湛表演,也可以为民间文化、网络热词提供一席之地。但关键在于,这些元素以何种方式呈现,以及它们是否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喜好和文化发展方向。
此外,我们还需认识到,文化现象的出现和流行往往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和心理背景。“科目三”之所以能够火爆网络,除了其本身的娱乐性和传播性外,更重要的是它契合了当下年轻人的某种心理需求或文化认同。因此,我们在评价“科目三”或其他类似现象时,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喜好与否,而应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不必把春晚当做“科目三”或其他任何文化现象的评判标准。春晚是一个舞台,但它不是文化的终点站,更不是“审判台”。不妨放宽心态,共同欣赏这场时代的“文化盛宴”。
来源:红网
作者:赖世伟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