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霜石(南京师范大学)
人们对于自己不了解的领域,总是会带有一丝防备和疑虑,这并不奇怪。人的认知框架在遇到新事物时,总会试图在已有的经验体系中进行解读。倘若无法用已有经验解释,则需要生成新的概念框架,但这一过程需要克服思维固化带来的干扰。
而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近日B站某位博主在看到路边聚集着许多学生举着手机相机,对准马路上的公交车时,在不能理解其行为的情况下,头脑中最先联想到的概念是:这些小孩是不是在执行什么特殊任务?
实际上,这群不被理解的群体,被称之为“公交迷”。可能很多人感到无法理解,公交车有什么好喜欢的?要想理解公交迷群体,我们可以将思维迁移一下,套用一下已有认知框架:人群中存在不少“军迷”,有人特别迷恋集邮,还有人特别迷恋火柴盒上的“火花”,这些爱好者都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某一类实物上。而公交迷对公交车的迷恋,与这些爱好群体的迷恋并无二致。
有的公交迷对公交车辆本身爱不释手。作为大型机械工业产品,普通人日常司空见惯的公交车,在这些爱好者眼里散发出无与伦比的机械工业美感。不同厂家生产的车辆看似千篇一律,实则各有乾坤。有些车型车头造型方正,有的车灯造型凌厉,有的车身线条别出心裁,有的车内布局规整合理,这些可能平日里被忽视的细节,正是吸引公交迷群体的特点。有的公交迷能够将车辆型号倒背如流,有的公交迷甚至能分辨出不同型号发动机声浪的细微区别,这些小细节体现出公交迷群体对爱好的追求和细致。
有的公交迷对公交线网规划如数家珍。哪条线路有几个客流点,哪条线路串起了几个景区,哪条线路有几个站点都记得一清二楚。这些公交线路串起了城市的“主动脉”与“毛细血管”,也承载了公交迷对于城市的别样理解。每到节假日,还有不少公交迷会走上街头,穿上红马甲,化身“活地图”,忙碌在交通枢纽站,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为路人答疑解惑,规划出通达目的地的最优解,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实际上,这份对公交的爱好,还饱含着对于城市人文气息的依恋。有的公交迷喜欢把手机架在车头扶手上,录下线路运行的全程视频,这种视频被车迷们称为POV。POV里记录了城市建设的快速变化,留下城市的历史影像,也留住了人们对于自己成长起来的环境的留恋。当人们几年后再看到视频,熟悉的车厢仿佛能将人们沉睡的记忆再次唤醒,重新回到学生时代,回到那个背着书包,坐在公交车上放空自己的傍晚。
不少车迷都会特别迷恋某款旧车型、某条老线路。新车型的到来代表着技术的革新与对未知的向往,而离去的旧车往往承载了个人与时代无法抹去的回忆。所以,下次再看到路边某位学生举起长枪短炮对准一台“破破烂烂”的公交车时,不妨打开手机搜索一下某条线路的POV,让自己的思绪随着摇摇晃晃的车厢,飞回到那个世界还没有对我们露出獠牙的遥远午后。
来源:红网
作者:季霜石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