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草木人间》:我们的银幕需要中国化表达

来源:红网 作者:李朝欣 编辑:张瑜 2024-04-04 17:24:02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椒.png

□李朝欣 (长沙理工大学)

4月3日,2024“清明档”正式吹响票房争夺的号角,不少新片轮番上映,热闹非凡。一众在映影片中,《草木人间》并不算起眼,票房成绩、豆瓣评分都显得不温不火,首部“传销”题材电影这一卖点之下,反而容易让人忽略这部影片独树一帜的气质——中国化表达。这一特质让人不禁想到近年来的部分国产影片,我们的银幕,似乎亟待与民族文艺传统连接。

从“春江水暖”的富春江畔,到“草木人间”的西湖漫波,“山水图”这一系列名称包罗万象,《草木人间》的导演顾晓刚在银幕上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属于中国的大好河山,也用摄影机审视了中国社会里的人间百态。清明霡沐笼罩苍翠茶山的景致在银幕上徐徐展开,采茶人在天光将晓时满带期盼的喊山一句句传来,雷峰塔在薄暮冥冥里矗立,一叶小舟在树丛绿波里穿行,行草墨字、嫩芽清茶、捣杵药碾、西湖荷花,浓厚的中式美学在光影明暗间缓缓流淌,载着中华文化与中国社会的烟火,浸润观影人的心灵。

反观其他部分影片,明明讲述中国人的故事,有的以反映某些社会现象作为宣传的卖点,银幕上出现的面孔是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人,也绕不开主人公长久以来生存的中国社会,却总是在空间上构建出一个中国观众全然陌生的地域。接着,导演就能够在这一陌生地域上生发出和中国社会部分脱节的情节,整个社会规范发生了偏离,所有角色的行为都因换上另一种价值而有了不一样的判断与定义,进而角色的心理与价值观,也带有了明显的虚构色彩。这样的电影并不在少数,仿佛脱离了地域与社会的限制,电影所讲述的故事才能够最终成立。

当然,面对某些故事,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当民族文化在银幕上越来越鲜见,民族精神与心理在部分影片中消弭,而事实上我们民族还有着极为广博的文化可以形成强有力的视听语言表达,我们的民族精神与心理可以在电影国际化浪潮中呈现出高辨识度时,吊诡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注意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要思考,为什么那些并不具有民族文化内涵也无法展现中国社会与民族心理的影片会在观众中大行其道,进而着力改变这一现状,而不仅仅是迎合,让“好莱坞”式影片套上中国班底的外壳就往银幕上搬演。

其实,中国电影自1905年诞生之初,就迅速与民族文艺传统结下了不解之缘——丰泰照相馆《定军山》直接是京剧的记录。这之后的“影戏”时代、左翼电影发展时代,一直到上个世纪末,中国电影人始终走在将电影这一外来艺术与中国社会现实相联系的道路之上,不断探索着民族文艺传统通过幕表达的方式与民族风格在视听语言上的呈现。《草木人间》接续了这样的探索,既在视听之中有机地穿插了民族文化的表达,也展现出了中国化表达的内在张力与包容性,形成了对于反映民族风格这一电影传统的回应,同时也是对银幕上中国化表达的呼唤。

不过,我们也不能忽略的是《草木人间》的处理也并没有尽善尽美,虽然将民族文化传统与电影情节紧密相连,也把中华民族心理展现了出来,但对于“传销”这一题材戏剧性、强冲突的表达和带有民族文化传统色彩的视听语言、主题哲思,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种割裂。可见,在中国化表达的处理上,我们的电影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一代又一代电影人的努力。

我们的银幕需要中国化表达,一方面,广博的民族文化传统能够为电影增色,能够给电影带来不同于其他民族电影的特质,让中国电影在走出国门之时兼具辨识度与艺术高度;另一方面,“摄影机面对物质却审视精神”,电影想要更好地反映社会生态与社会现实,就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人物和人物性格、心理、价值观和其赖以存在的中国社会与民族心理。

来源:红网

作者:李朝欣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8/96/1370347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