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茶(哈尔滨商业大学)
近期,香港高校假学历风波持续发酵,影响范围已蔓延至澳门。经调查,共发现24名已成功入读的内地学生相关申请学历存在不真实情况,怀疑涉及伪造文件行为。目前,涉案学生中20人已逃离澳门,其余4人被拘捕。(11月18日 《南方都市报》)
假学历风波的发酵,反映出当下部分家庭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念。他们存在着“唯学历论”的观念,过于看重学历的光环,视学历为获取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敲门砖”,不惜铤而走险采用造假手段。正是这种心态,为不法中介机构的出现创造了机会。中介机构利用这部分家庭对教育资源的渴望,通过花言巧语来诱导其参与学历造假。他们吹嘘自己拥有特殊渠道以及内部关系,能够确保学生顺利进入心仪的高校,家长们误以为找到了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却不知自己正陷入一个违法的陷阱。
当然,中介机构之所以这么猖狂,是因为他们利用了教育监管上的漏洞。当前,对于教育中介机构的监管,尚未建立起一套全面的监管机制,对其资质审核、业务范围、经营行为等缺乏有效约束。这使得某些中介机构肆意妄为,不断滋生出违法违规行为,严重破坏教育市场的正常秩序。由于缺乏监管,一些中介机构甚至不需要具备专业的教育资质就能开展业务,随意定价,肆意招揽客户,进行非法的学历造假活动,而一旦出现问题,又能轻易地逃脱责任。
此次事件,也让某些高校的招生审核机制备受质疑。高校在面对众多的学历申请时,是否仅仅流于形式,只查看材料,而未进行深入的真伪甄别?对于一些疑点重重的学历文件,是否缺乏进一步核实?在招生过程中,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作是否存在脱节现象?
假学历事件是对教育公平的挑衅,也是对社会诚信的挑战。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教育公平不只是嘴上说说,要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当大学和整个社会对利用虚假学历申请入读大学零容忍,教育公平、教育廉洁和高等教育的良好声誉才能得到捍卫。
来源:红网
作者:杨秀茶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