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伊萌 蒋逸睿 李舜(山东大学)指导老师:林昱君
“已经干了半个小时活了,奖励自己摸鱼一会!”“拼老命起床来上早八了,我要点杯奶茶奖励自己!”“又活了一天,我要奖励自己吃顿好的!”
你或许也在日常生活中这样“哄”自己,或者看到过别人这样“哄自己”。近段时间来,“奖励型人格”一词开始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它是指用物质一类的外部奖励,换着花样来“哄”自己开心,追求放松、愉快和满足感的人格特质。年轻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时,越来越多地通过这种外部奖励的手段来犒劳自己,以此缓解压力,忙里偷闲舒缓心情。这样的行为也席卷了社交平台和年轻人的生活,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种看似普通的奖励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下青年群体对内驱力、个人成长与心理平衡的全新探索。
“奖励型人格”的流行,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变化。在高压、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外部竞争日益激烈,很多人感到无力与疲惫。外部驱动力对人们的激励效果正在减弱,反而让人们更倾向于依靠内部驱动来调节状态。而时不时的“哄哄自己”就是年轻人寻找内驱力的一种体现。
但在“奖励型人格”火热当下的同时,一些人也对此表示质疑,他们认为“奖励型人格”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强调奖励会让人失去对目标本身意义的追求,从而陷入为了奖励而行动的循环,是一种不够自律的表现。
实则不然。当下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巨大的压力已经让外部的驱动力难以奏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94.8%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的生活开启了“倍速键”。59.6%的受访青年认为目前社会节奏加快、个人被动跟随,47.0%的受访青年认为当下自己竞争压力大。调查还显示出,87.8%的受访青年会时不时给生活降点速。人们越来越追求身心的愉悦健康。在压力之下,外部驱动的效能降低,年轻人需要来源于自身的内驱力。“哄哄自己”不是一味的放纵,为自己的懒惰寻找开脱的理由,而是平衡内在动机和外部驱动,摆脱烦闷生活的桎梏,寻求源于内心的成长。
在当前反对低效内卷的社会声潮下,年轻人自我关怀意识加强,他们越来越关注自己,寻求稳定的内核。在蜂鸟调研发布的《内卷现象调查报告》显示:45%被访者认为内卷行为不应该效仿,61%被访者认为内卷使自己感到疲惫,并严重压缩自己运动、休息时间,无法从恶性循环中脱离出来。在这样的环境中,年轻人越来越关注自我的身心健康,自我关怀的意识加强。在低效内卷的侵蚀下,一味的“鞭策”自己会让人陷入痛苦的泥潭,而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心理状况,时而“哄哄自己”则是一种精神按摩,让紧绷的弦能够放松,让高压下的生活能够张弛有度。
从祛魅文学,NPC文学,到草台班子文学,再到“哄哄自己”文学。年轻人不慕强,先祛魅,一方面有些看破现实的无奈,但更多的是,年轻人越来越把目光放到自己身上,不再执着于既定的路径,他们学会“哄”自己,安慰自己,他们不再盲目崇拜,苛责自己,而是修炼自己,关注自己,追求稳定的内核。他们没有把人生当做苦行,他们不是不够努力,而是看清了道路后平稳地走下去,健康地生活。
来源:红网
作者:许伊萌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