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维
短视频博主发起写高考作文挑战,农民工大叔面对《我的母亲》这个题目,写下了“坟头上的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就像我对母亲的念想一样,一年年总也断不了”这样情真意切的文字,不仅获得了数百万网友的点赞,更是让无数人湿了眼眶。
一篇不足千字的文章,为何具有催人泪下的力量?满篇没有华丽的辞藻,为何却能引起人们的共情?一位被生活重担压弯脊梁的大叔,为何能够写出这样直抵人心的文字?一时之间,这些问题似乎不好回答。可是,细细品读这篇文章,这些问题也便有了答案。
饱含真挚情感的文字最能直击心灵。虽然民工大叔上过高中,但是久经生活的磨砺,以前的知识未必还记得多少。因此,这篇《我的母亲》之所以感人肺腑,不在于运用了多少技巧,不在于有多么华丽的语言,而在于最朴实真挚的情感。“天不亮就起,摸着黑才歇,家里家外操不完的心”“等我们都吃完了,她才瞅瞅锅里,剩下了就扒拉两口,要是没剩,她就不吃了,说不饿”“母亲走的时候才50出头,是累病的”……这些从心田流淌到笔尖的文字,写的都是小事,却写尽了对母亲的思念,写尽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透过这样的文字,多少人看到了自己母亲的影子,又怎能不心生酸楚,感情难以自已。
身份与文字的反差感让人心生敬佩。一位在城里干了大半辈子苦力的大叔,一位扛水泥、扎钢筋、爬脚手架的大叔,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是“粗枝大叶”“不善表达”的,是与细腻的文字、深沉的情感不搭界的。正是因为如此,当人们看到这样的一位大叔写下了如此精彩的文字,才先是惊叹,继而是钦佩。身为艰辛的劳动所累,心中却藏着温情与阳光,这与前一段时间到图书大厦读书的农民工大叔带给大家的感动是一样的。除了母爱的共情之外,民工大叔的文字更击碎了人们关于身份与表达的刻板印象和固有观念,让人们意识到表达并不是某些人的专利,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可能藏着诗意和柔情,这无疑更为可贵。
生活从来不易,笑着面对更难。流淌在文中的母爱已经让人感动不已,“母亲没享过福,可她教会我的就是这骨子里的硬气和对家的担当。我得把您撑起来的这个家接着撑下去,撑稳当”则更传递着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千难万难,但是依然昂着头支撑,这又何尝不让人动容。
一篇《我的母亲》,读到的是流淌的母爱,读到的是生活的真谛,每个人心灵的最柔软处都被击中,文章获得一片赞扬之声也便在情理之中。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高永维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