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生
不久前,在北京读书的李放(化名)为了给从老家来北京旅游的父母预约参观国家博物馆门票,连续三天,每天下午5点准时蹲点小程序抢票,但“刷新的手指都要抽筋”,依然一无所获。为了不让父母失望,李放“咬着后槽牙”在网上从“黄牛”手中以198元每张的价格购入3张国博门票,并成功带着父母刷身份证进入国博。(7月19日 《法治日报》)
热门博物馆“黄牛”横行,已是公开秘密。记者调查发现,这背后隐藏着庞大而缜密的黑灰产业链——有专业团队研发抢票程序;有人员负责收集游客身份信息用于预约;还有线上线下多渠道的倒票网络,分工明确、环环相扣。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黄牛”倒票不再单纯依靠抢票软件,通常利用短视频平台以及各类社交平台引流,收集到有真实需求人员的身份信息后,再转到社交群等私域完成交易闭环,从而减少被监管部门发现的风险。在这里,实名认证反成了抢票“护身符”,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近年来,国博已采取多种防范“黄牛”举措,如:实行“退票不回池”、配合警方封禁虚拟号段及高频访问IP、实行预约账号实名认证等,一些倒票情节严重的“黄牛”还被绳之于法,但禁而不绝,线上线下“交易活跃”,花高价从“黄牛”购买门票成为许多游客的无奈选择。有网友吐槽,国博已沦为“黄牛提款机”,不全是一句调侃。
国博等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主要原因是供需严重失衡,这无形中给了“黄牛”滋长空间。打击“黄牛”倒票,任重道远,但国博仍可作为。一方面,可以挖掘潜力、增加供给,如:适当增加每天门票投放量、延长每天开放时间,甚至增设夜场参观,尽量让更多游客进馆。
另一方面,可改进服务,优化门票预约系统,对人群实行分层分类管理,对部分参观者采取优先预约办法。如:优待外地游客和亲子游的参观者。通过实名身份信息识别这两类游客,然后大幅提升他们的预约机会,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以及需求最迫切的家长少些遗憾。而在技术上,推行差别化、人性化预约政策,并无多大难度。
此外,在非旅游旺季,国博等还可考虑对65岁以上参观者实行免预约制度,让这些长者可以凭身份证随时进馆参观,此举既能满足银发族的需求,体现尊老敬老传统,又能减轻门票供需压力,减少“黄牛”倒票机会,一举多得。
总之,在国博等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难以根本扭转的情况下,与“黄牛”斗智斗勇将成为常态,有关部门亟需加大打击力度。这既需相关网络平台及警方等紧密合作,更需各热门博物馆承担好主体责任,与时俱进、完善服务、堵塞漏洞,谨防沦为“黄牛提款机”。这样,才能让免费参观博物馆这项重大的文化惠民善举,得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徐林生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