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齐超
近日,多地图书馆发文批评“家长甩手放娃”现象,呼吁保持安静。衡阳市图书馆人员称,每天将近100名无看护儿童在馆,家长点完外卖让孩子呆一整天。(7月23日 澎湃新闻 )
家长点完外卖后,将孩子安置在图书馆一整天,既能有效解决孩子无人看管的难题,又能享受清凉避暑的环境,顺便还能让孩子阅读书籍、增长知识。从家长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然而,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家长在此“甩手”放养孩子,却潜藏着诸多弊端。
首先,如果孩子能遵守公共秩序,保持安静,自觉地阅读图书,这当然是好事。然而,大多数的孩子没有阅读的自觉,也难以在无人监督时做到遵守秩序、维护图书馆的安静环境。他们在图书馆大声说话、吵闹、来回跑,影响其他人阅读,把图书馆当成了儿童游乐场,给图书馆带来管理压力和成本。
其次,存在安全隐患。孩子在图书馆内无拘无束地玩耍、打闹,极易发生磕碰等意外伤害。若孩子擅自离开图书馆,而家长却毫不知情,后果将难以预料。家长将图书馆视为暑期“托管孩子”的理想场所,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毕竟,图书馆管理员难以同时兼顾“管理阅读”与“保障安全”的双重职责。父母作为监护人把他们放在公共场所不管不问,潜在风险剧增,还无形中增加了图书馆防范危险的责任。
此外,父母为在图书馆放养的孩子点外卖,也会给图书馆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图书馆作为阅读的公共场所,通常情况下是禁止携带食物入内的。孩子在图书馆内食用外卖,不仅产生的气味会影响良好的阅读氛围,还可能导致垃圾随意丢弃的问题。
父母常带孩子前往图书馆,引导他们放下手机,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对阅读的热爱,这无疑是益事。然而,若将图书馆视作暑假免费托养场所,则并非明智之举。图书馆作为普惠性的公共文化场所,家长将孩子安置于此,表面上看似对图书馆充满信任,实则无形中将自身的监护责任转嫁给了公共资源。
图书馆变身临时托儿所,这反映了一些双职工家庭面临无人照看孩子的困境。对此,我们不妨鼓励图书馆在满足市民阅读需求的同时,开设公益托管班,充分利用其文化资源,将服务范围延伸至假期儿童看管。此外,学校、社区和政府部门亦可携手探索,提供多样化的托管服务,避免家长无序放养现象,为孩子们打造一个集安全看护、学习辅导、素质提升于一体的“安心乐园”。如此,方能使图书馆回归其阅读的本质功能。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黄齐超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