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暴雨中被扔下的,不只是一个孩子

来源:红网 作者:张艾 编辑:汪敏星 2025-07-07 23:00:48
时刻新闻
—分享—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张艾(云南财经大学)

近日,“男孩暴雨中被网约车扔半路” 一事引发广泛关注。据封面新闻报道,天津12岁男孩小石和一名朋友乘坐网约车,途中司机以“下一单要超时”为由,将他们扔在积水的路边,即便小石浑身湿透,司机仍要求其支付取消订单的4块钱,但小石下车时还不忘说声“谢谢叔叔”。7月3日,平台回应称,已经核实到司机确有因故取消订单的操作,按照规则对其账号处以封禁处罚。

这起事件的恶劣之处在于,司机明知搭载的是未成年人,在暴雨预警生效、道路积水严重的情况下,不仅没有给予特殊关照,反而将其置于危险境地。网约车司机作为服务提供者,在享受平台规则赋予的接单、赚钱权利时,却选择性忽视了保障乘客安全,尤其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义务。这种行为,不只是违反平台规定的服务失范,更是对人性基本善意和社会公序良俗的践踏。在极端天气下,对弱者伸出援手本应是一种本能,可这位司机却在利益面前,将孩子的安全抛之脑后。

而平台的事后处罚,虽然有一定的惩戒作用,却难以抚平事件带来的伤害。平台迅速封禁司机账号,看似反应及时,但这更像是对舆论的被动回应。

我们不禁要问,在日常运营中,平台是否对司机进行过充分的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是否建立了针对未成年人乘车的特殊保护机制?在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下,是否有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乘客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安全?显然,平台在规则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过于注重效率和商业利益,而在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严重缺失。

这起事件也折射出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短板。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往往手足无措。整个社会需要构建更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从家庭、学校到社会机构,从网约车平台到监管部门,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比如,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学校可以开展应对突发状况的培训课程,而平台则需优化服务流程,设置未成年人乘车安全提醒和紧急联系通道等。

小石的那声“谢谢叔叔”,不应该成为对冷漠的回应,而应成为唤醒社会责任感的号角。暴雨中被扔下的,不只是一个孩子,更有成年人应当承担的责任。无论是网约车司机、平台企业,还是整个社会,都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责任与担当。在追求效率和利益的同时,不能忘记对生命的尊重、对弱者的保护。唯有如此,才能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让每个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都能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的温暖与善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张艾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1/99/1510732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