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文 许华凌
利用封建迷信,虚构对方及其家人有“血光之灾”等,栾某在两三年时间内骗取女子王某936万余元。被骗后,王某留下遗书称“认识了不该认识的人”“听信了别人的蛊惑”,投湖自杀身亡。山东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栾某的犯罪行为与王某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二审裁定驳回栾某的上诉,维持原判。此前一审中,栾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6个月。(8月12日极目新闻)
栾某以“血光之灾”为幌子,三年内骗取被害人王某936万元,最终导致其精神崩溃投湖自杀;南京秦淮警方近期也捣毁了一起以“风水课程”为名骗取1400余人4600万元的特大诈骗团伙。这些案件共同揭露了精准利用恐惧心理、通过情感操控实现财产掠夺的诈骗伎俩,暴露出迷信诈骗的危害性,必须进行整治。
栾某通过虚构迁坟改运、公司聚财,逐步取得王某的信任。其“钱越多效果越好”的话术,精准击中了受害者在困境中对致富“捷径”的渴望。936万元赃款中,大部分被用于栾某的日常旅游、奢侈品消费及住宿,这种掠夺式诈骗直接导致王某公司破产、债务暴增。持续性的精神压迫与财产剥夺成为王某自杀的直接诱因。
值得警醒的是,传统“算命先生”已升级为短视频平台引流、注册传媒公司作掩护、以话术培训和“课程销售”之名行诈骗之实的标准化流程。中老年人、独居者、高压力群体最易中招。这类群体往往存在情感空缺与认知盲区,骗子则扮演“转运”角色实施钱财诈骗。
战胜迷信诈骗不仅需要法律铁拳,更需构建情感支持与科学认知的社会免疫系统。此案不应止于个案惩处,而应成为推动制度补缺、社会共治的转折点。
填平“风水迷信”诈骗陷阱,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公安机关应加大打击力度;金融机构要加强监管,对中老年大额转账增设“防诈冷静期”;网络平台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绝不能让短视频、社交平台变成骗局温床;社区要针对高风险群体加强科普宣传,开通诈骗受害者心理救助通道,开设“科学解压工作坊”和科学认知讲堂,开展“反迷信案例展”破除玄学迷信。
此案最深刻的启示莫过于:唯有完善法律惩戒,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形成对封建迷信的共治格局,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迷信诈骗的生存土壤。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王同文 许华凌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