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博物馆“氪金”购票,公共资源岂容“灰色捷径”

来源:红网 作者:许海龙 编辑:汪敏星 2025-08-26 16:44:56
时刻新闻
—分享—

□许海龙

热门博物馆的0元预约票,普通人怎么都抢不到,但通过第三方平台花上几十元到几百元,就能轻松入内参观。近日,澎湃新闻“马上测”实测十家热门博物馆发现:这些“氪金”渠道往往在第三方平台,将0元预约票倒卖并“包装”成付费套餐,如讲解套票、“一日游”研学游等形式,绕开紧张的预约环节,为参观者提供一条所谓的“捷径”。

在文化消费日益增长的当下,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免费开放政策旨在让更多人接触历史文化,共享文化资源。但“氪金”购票现象的出现,无疑打破了这种公平。博物馆门票一票难求,折射出人们对文化生活的热情和追求。然而,“黄牛”与第三方平台的联手操作,却将免费的公共资源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让普通民众的文化权利被金钱衡量。

第三方平台的“包装”手段颇具隐蔽性。他们打着“讲解服务”“研学游”的幌子,实际却是在倒卖门票,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误导,更是对市场秩序的破坏。一些消费者为了能够顺利参观,不得不选择这种高价渠道,这其中可能包含着外地游客的长途奔波之苦、学生群体的文化渴望之情,他们的权益在这场交易中被无声剥夺。

从更深层次看,“氪金”购票现象的背后,是博物馆资源供需失衡的现状。随着“文博热”的兴起,热门博物馆的预约量远远超出承载能力,这就为“黄牛”和第三方平台提供了可乘之机。但即便存在资源紧张的问题,也不能成为他们谋取私利的借口。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公众利益,也削弱了博物馆的公益属性,让文化惠民的初衷大打折扣。

面对这一乱象,博物馆和监管部门不能坐视不管。博物馆应进一步优化预约系统,通过技术手段防范恶意抢票,如国家博物馆采用的“退票不回池”、封禁虚拟号段及高频访问IP等措施,值得借鉴。同时,要加强与第三方平台的沟通合作,对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监管部门则需加大执法力度,对倒卖门票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从源头上遏制这一现象的蔓延。

公众也应提高警惕,增强维权意识,拒绝从非正规渠道购票,发现倒卖行为及时举报。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让博物馆的“氪金”购票现象得到有效整治,让文化资源真正回归大众,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许海龙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2/60/1522902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