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MCN主播“擦边”,有效治理需找准病灶

来源:红网 作者:张川 编辑:汪敏星 2025-08-26 20:02:14
时刻新闻
—分享—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张川(吉首大学)

7月份以来,多位女主播向媒体求助,称被MCN机构以合同控制,在业绩奖罚考核下,被诱导、逼迫做擦边、低俗内容,其中有多个未成年女孩。一名21岁的女生,公司一边以“自愿决定”为幌子,一边劝导安排她去线下“见大哥”,遭遇强吻、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而她们一旦选择解约,均面临因合同违约被起诉、被高额索赔。(8月26日 封面新闻)

在这场围绕“擦边”的困局里,藏着一条清晰的逻辑链条:MCN之所以诱导女主播走擦边路线,根源在于用户对这类内容的偏好。可观的数据背后,是源源不断的流量红利。而流量,恰恰是平台、MCN与主播三方共同的生存基础,没有流量,三方的运营与发展便无从谈起。

可问题在于,这条链条里,究竟谁才是擦边内容泛滥的核心推手?若让三方各自辩解,大概率会陷入“你推我、我怪你”的无意义争论。但跳出相互指责的漩涡,从实际管控能力与责任边界来看,平台是主导擦边内容日趋流行的关键力量。流量的分发规则由平台制定,内容的审核尺度由平台把控,它既是流量生态的搭建者,也理应是内容风气的把关人和第一责任人。

与此同时,这一现象也迫使我们跳出单一视角,开始深一层的追问。我们究竟应该纠结“用户为什么偏爱低俗内容”,还是聚焦“如何帮助被MCN压榨的主播”,亦或是优先解决“如何切断擦边流量的变现路径”?三个问题指向了擦边生态的不同病症,能否找准病灶直接决定了治理方向的有效性。

事实上,目前的社交平台上,不论男女、是否签约MCN,擦边都成了重要流量密码。签约MCN的主播被批量引导走擦边路线,个人创作者也会主动模仿这类内容。不同的是,签约MCN的主播不仅面对更为复杂的困境MCN对她们的部分压榨行为更直逼法律红线

具体而言,MCN往往以“流量任务”“考核指标”为由,将擦边行为包装成“行业常规操作”,甚至提供所谓“规避话术”“擦边模板”,让主播在“完成KPI”的压力下,一步步突破内容底线。同时,MCN一边用“高额打赏”诱惑,一边以“违约赔偿”施压。就像此事中女主播会被安排去线下“见大哥”,线上擦边演变成线下应酬,这种灰色操作将主播推向了既违背意愿又暗藏风险的处境。

对此,治理此类乱象需分两步。首先,平台应调整流量分发机制并严格控制擦边等低俗内容的审核,削弱MCN“擦边变现”的土壤。其次,有关部门应强化对MCN机构的规范管理,对于明显违规违法的机构坚决从严查处,形成足够的震慑力。

近年来治理MCN乱象的规定不断走向完善,但在执行层面仍有待加强。依托于双向发力,才能更好地引导MCN机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也希望MCN机构和网络平台都能以此为镜鉴,跳出“流量至上”的短视思维,将重心转向内容创新与正向价值传递,为网络内容行业的健康发展、长效治理注入持久且坚实的正能量。

此事也为想踏入主播行业的人敲响警钟,入行前务必慎之又慎,莫被少数成功案例的光环遮蔽双眼。行业真实生态与个人设想相去甚远。尤其是,在与MCN签约时,既要仔细核查合同里的权利义务、违约条款等核心内容,也要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机构的经营资质与信誉,防止出现“签约前承诺满满、签约后处处受限”的情况,避免被不合理合约捆绑,让自己陷入难以摆脱的纠纷与风险。有的主播甚至都没看过合同就签了,有的连空白合同都敢签,这是非常危险的操作。

总而言之,造成MCN主播擦边这一乱象有多方面原因,但治理要抓住根本。治理不能仅停留在“打击个体”,更要打破这条从流量诱导到违规变现的完整链条,从平台规则、行业规范、用户引导多维度发力,才能真正根除乱象。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张川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2/60/1522975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