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铁“低人一等座”引热议,服务体验不能“凑合”了事

来源:红网 作者:殷建光 编辑:刘经纶 2025-08-02 16:45:37
时刻新闻
—分享—

□殷建光

你知道高铁上的“低人一等座”指什么吗?近期,不断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购买高铁一等座车票后,却被安排到商务舱车厢内的座位。起初以为占了便宜,结果却发现这些座椅与商务舱内其他座椅差异明显,令人尴尬。不仅如此,实际乘坐体验也欠佳,座椅中间没有扶手,靠背也无法调节。不少网友戏称这些座位为“低人一等座”。(8月1日 纵览新闻)

网友调侃的背后,实则饱含心酸。座椅差异显著,让人产生尴尬之感,这无疑伤害了乘客的自尊,令人极不舒服。

“混编”之举,虽可理解,但质量保障不可或缺。8月1日,记者拨打铁路12306客服热线。客服人员称,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部分列车编组时存在“混座”现象,即商务座与一等座混编在同一车厢。客服人员解释,部分列车编组时因额定限制,无法设置足额商务座,故而出现“混编”。从充分利用高铁资源的角度看,“混编”有其合理性。然而,即便如此,也应确保一等座的服务质量。与标准一等座相比,这些位于商务车厢的一等座,座椅间缺少扶手分隔,靠背亦无法调节。显然,这是“凑合思维”在作怪,此乃服务行业之大忌,必须摒弃。

那么,这种“凑合思维”缘何产生?大致有以下三个原因。其一,服务工作标准缺失。相关人员未能意识到,商务舱内的一等座同样需遵循一等座标准设计,甚至应在此基础上有所提升,以满足乘客“意外之喜”;其二,“乘客至上”意识淡薄。高铁服务应以乘客为核心,切不可自恃高高在上。在商务舱设置一等座,并非对乘客的恩惠,而是为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增加收益。在此情况下,已然对乘客选择有所不尊重,若再降低服务标准,便是对乘客的欺辱;其三,改革创新缺乏人文关怀。在商务舱设置一等座,本是一种改革创新尝试,但必须富有人情味。缺乏温度的改革创新,必然引发乘客反感。

从乘客吐槽中汲取经验,改进工作,方为正道。记者留意到,自2024年起,便不断有网友发布视频吐槽此类问题。然而,高铁方面却未及时改进,这种工作滞后现象与高铁的高效形象背道而驰。高铁不仅要有物理速度,服务改进亦应跟上节奏。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公民权益意识日益增强,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高铁服务而言,无论采用何种混编方式,保障乘客权益始终是关键,保证服务质量是前提。高铁服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凑合思维”绝不可取。其他服务行业同样如此,“凑合思维”最终只会换来乘客的吐槽与远离。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殷建光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2/94/1517584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