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脏话招牌”岂能当卖点

来源:红网 作者:秦明石 编辑:吴海刚 2025-08-04 13:36:51
时刻新闻
—分享—

850f36097cf84f9e8e3102207bad310d.jpg

□秦明石(长沙理工大学)

近日,一则“饭店用脏话做招牌被指辣眼睛”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8月3日,江苏南通海门区三星镇一家刚开业仅1个月的丸子汤店,因使用方言脏话作为招牌,被当地网友拍下并指出“辣眼睛”。随后,当地镇政府迅速介入,与店主沟通后,店主已认识到问题,承诺尽快整改、更换店招。(8月4日 红星新闻)

用脏话做招牌的行为明显违反了广告法相关规定。广告法明确指出,广告不得含有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内容。招牌作为店铺面向公众的“广告”,自然也应受到该法律的约束。即便这是店主的绰号,且在其生活圈子里被认可,但一旦将其置于公共视野下,就不再是个人的小事,而必须符合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

商家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常常会在店名上绞尽脑汁。在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今天,这本无可厚非,独特的店名确实能够在众多店铺中脱颖而出,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个性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底线,差异化也不能以违背公序良俗为代价。用脏话做招牌,看似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实则是对社会文明底线的公然挑战。

此类“辣眼睛”招牌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尤其是该店位于公共区域,周边可能有学校、居民区等,每天有大量不同年龄段的人经过。脏话招牌对于未成年人的影响更是恶劣,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和语言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样的招牌可能误导他们,让他们误以为此类脏话是可以公开使用、被接受的语言,从而对其身心健康和语言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商家想要吸引顾客,提升店铺知名度,这是正常的商业诉求。但真正能够留住顾客、让店铺长久经营下去的,还是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与其在低俗、博眼球的营销方式上铤而走险,不如把心思花在提升菜品质量、优化服务水平上。以“傻子瓜子”为例,它凭借产品质量成为老字号,证明了口碑胜于噱头,踏实做好生意才是商业成功的根本。

公共空间的文明,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细节构成。南通这家饭店的脏话招牌引发争议,恰恰说明公众对公共文明的珍视。整改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所有商家明白:真正的“流量密码”,永远藏在对规则的敬畏里,藏在对文明的尊重中。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秦明石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2/96/1517838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